房產證共有情況空白(房產證共有情況空白如何寫上個人名字)
近日,濟南多位市民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反映,兩年前,他們在天橋區一小區購買了商鋪,可到了辦理房產證的時候,業主們驚訝的發現,同一小區的商鋪竟然辦出了70年、40年和沒有標注具體年限的三種不同期限的產權證。購房合同上白紙黑字標注的產權明明是70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對于這一結果業主們紛紛表示很難接受,可經多次聯系開發商也沒有具體結果,后被告知可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這到底是咋回事?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報道。
同一小區房產證產權期限不同?
2019年7月,濟南市民賈先生與一開發商簽訂了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了位于天橋區的一處商鋪。同年11月,商鋪交房。賈先生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合同里約定的是70年的產權,辦下來的卻只有40年。“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房產證上根本沒有標注使用期限”。
根據賈先生提供的材料,記者看到,確實存在兩種標注了不同使用期限的房產證,即70年和40年,還有一種房產證的“使用期限”一欄為空白。“第一批辦下來的是70年產權,第二批以及此后辦下來的就出現了40年期限的,還有沒有標注具體年限的”,賈先生稱,涉及到的商鋪共有一百余家。
最早辦出40年產權的房產證的業主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發現這一問題后,“立刻聯系了開發商,他們說是那邊出錯了,讓去問問的部門。的工作人員回復說,之前辦出的70年的證是系統的問題,屆時將會統一作廢”。
官方回應:系統信息提取錯誤
為了解詳情,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致電天橋區國土資源局,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業主們房產證的產權期限要看開發商的土地證。商業用地產權是40年”。至于為什么同一小區商鋪的房產證會出現70年、40年和沒有標注期限的三種權情況,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具體需要拿房產證來核驗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業主專門就自己購買商鋪的產權期限問題,聯系到天橋區國土資源局進行確認,工作人員回復稱,此前辦出的70年產權的房產證是因為當時“系統提取信息時出現錯誤”,“底商的話產權是40年,住宅是70年。剛在系統查了一下確實是40年”。
那么,已經發出的70年的產權證是無效的嗎?面對業主的疑問,該工作人員解釋稱,“也不是無效,就是證上的期限有誤,可以更正。有時間的話可以把證拿來更正一下,如果沒有時間也可以先拿著,后期如果涉及交易或換證的時候屆時可以一起修改”。
開發商:正與有關部門溝通協商
“當時有40年的我沒買,就沖他們70年才買的”,有業主表示,合同中寫明的70年產權,到了辦房產證的時候就成了40年,心里確實很難接受。周先生來濟南創業生活近20年了,他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自己本想通過買這個商鋪來養老,“當初,樓盤的銷售人員明確告訴我們是70年產權,宣傳‘一鋪養三代’,我們也是被這個吸引才買的”,“從70年變成40年,價格上差的不是一丁半點,另外,40年產權的房子的預期收益能和70年產權的收益比嗎?”由于出現這樣的狀況,還未辦理房產證的周先生只能選擇暫時等待,同時希冀能盡快有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之前我們業主陸續給開發商的投訴客服打了兩個月的電話,我一個回復電話也沒接到。今年1月份的時候答應處理一下,但3月份的時候就開始不接電話了,對方就是一直用各種手段拖,不談解決方案。”賈先生表示,“3月30日,我接到開發商一位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我們走法律程序。其他人也有4月6日剛接到的電話。他就說領導安排他通知的,沒說哪個領導。我之前打過12345熱線,他們這才給出回復”。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聯系到這位開發商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此前確實是他在公司的安排下聯系業主們的,“公司也是希望與業主們和平的通過正規的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但對于為什么合同中寫明的產權為70年,到頭來卻只能辦40年房產證的狀況,該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回答不了,并拒絕透露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根據業主們提供的聯系方式,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先后多次撥打該小區銷售方面負責人吳姓負責人的電話,對方一直未接聽。4月7日,記者輾轉聯系到該小區另一位盛姓負責人表示,“我們整棟樓的大證是70年的,公司最近也一直在和天橋區住建局、房管局等部門積極溝通,核對相關數據,預計下周可能會得出結果”,他一再向記者表示,“我們都是公開透明的,不會逃避什么”。
律師:業主們可就合同違法上訴
就涉事小區商鋪的產權證問題,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聯系到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的甄恩揚律師,他分析稱,“我國法律規定,商鋪的土地使用權期限是40年。就雙方的責任而言,開發商的責任明顯更大,因為作為更專業的一方,其應對相關法律規定更清楚,宣傳和合同上對消費者也存在一定誤導”。此外,甄律師表示,若業主與開發商雙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業主可以就合同中的70年產權內容違反國家法律為由發起訴訟,申請合同無效、退回商鋪并要求開發商退還全部購房款。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 許暢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編輯 徐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