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房產(chǎn)_石牌鎮(zhèn)房屋出售
天河公園近3個月行情
天河公園,尤其是西門的天府路板塊是“廣州中產(chǎn)”集中的片區(qū)之一,之二就是天河北,這個誰也不要不用抬杠,所以天府路小學的生源是一等一的好
整個片區(qū)來看,居住氛圍、舒服度來看,除了東方1-3路、以及正在改造的楓葉路之外,其他片區(qū)的居住舒適度都不好,尤其是華景新城里面密密麻麻的亂七八糟
天河公園真正的定位只是一個“高尚”的居住板塊而已,沒有產(chǎn)業(yè)、沒有寫字樓、沒有大盒子商業(yè)(天河公園地鐵站地面以下商業(yè)、東方新世界樓下萬佳超市除外),大板塊的概念比較弱,甚至無從談起
從大的概念上看,天河公園其實不是一個大的區(qū)域板塊概念,天河除了天河北、珠新之外,真正崛起的只有金融城-魚珠的第三極
地鐵因素,早些年規(guī)劃剛出,地鐵施工,把后期的利好已經(jīng)兌現(xiàn)的七七八八了,“地鐵一開、黃金萬兩”的商業(yè)邏輯在住宅上行不通,未來11號線、13號線二期的開通,就是利好全部兌現(xiàn)的時候
自住當然是可以的,這個一點沒有問題,投資也問題不太大,因為教育配套、交通配套、整體客戶群承接、以及離珠新非常近這些優(yōu)勢,整體上來看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以上就是錘哥眼中的天河公園板塊
研究一個城市內(nèi)部的房價,是要遵循一定的大框架的,這是城市結構、產(chǎn)品分類、板塊屬性決定的
如果換一個說法,那就是一座城市、一個板塊、一個小區(qū),一定會遵循一定的框架,這個框架就是價格梯度,比如珠新12萬,天河公園8萬,金融城魚珠5萬,老黃埔4萬,這個就是梯度,好了,我們看看過去3個月,或者說過去半年天河公園的中觀市場到底咋樣
在討論微觀市場之前,先把天河公園住宅小區(qū)分門別類,看看不同檔次、級別的小區(qū)在市場上的呈現(xiàn)狀況如何
第一檔:熹園、錦逸(東逸花園)、東方新世界
第二檔:雋園、理想藍堡、理想青年薈、東暉花園
第三檔:東方都薈、華建小區(qū)、華港花園、疊翠臺
我一直有個觀點,天河公園這個板塊的行情跟真正的市場大市其實關系不太大,表現(xiàn)形式就是:市場不好的時候,“她”的價格不會掉,至多橫盤,市場好的時候“她”依然上漲,這就是神奇的地方
2019年底12月-1月份到今年的9月份,天河公園整體市場的表現(xiàn)為:
價格上漲了12-15%
東方新世界、熹園、東逸花園(4期錦逸)成交單價在8.0-8.5,其中熹園成交單價約9.0萬,在這一次行情中這三個小區(qū)的表現(xiàn)非常強勁,其實他們都符合“絕對的次新、帶電梯花園、樓齡新、戶型產(chǎn)品本區(qū)域內(nèi)好”的特點
甚至,好多客戶來看天河公園板塊看盤,必然的三個樓盤就是東方新世界、東逸花園,以及高總價的熹園,這三個盤是天河公園板塊的“領頭羊”
接下來才是產(chǎn)品品質(zhì)、物業(yè)管理略微差一點的雋園、理想藍堡、東暉、理想青年薈,整體檔次和客群還是差了一些。比如東暉花園的產(chǎn)品差了一個時代,雋園的園林太MINI,理想青年薈的復式至少不是居家客所接受的大眾產(chǎn)品等等
其中,雋園這個只有4棟的微型社區(qū),地理位置獨特,位居天河公園的核心位置,無論離地鐵站、天府路小學一一三中學,還是萬佳超市,甚至BRT都在合理的通勤范圍之內(nèi),戶型產(chǎn)品層面,如果對三角形的91平無芥蒂也挺好,面積110平以上的就更加沒問題了,尤其是挨著天府路IV棟的景觀一流,其實非常不錯
理想藍堡呢,ABCD棟南北排布,3梯8戶設置,最好的戶型是110平、96平、131平(能接受梯形的陽臺),小區(qū)內(nèi)部的私家山環(huán)境很好,整體居住的氛圍安靜舒適很愜意,當然了交易過戶的時候很方便倒是真的,因為樓下就是房管局
理想青年薈這個“S”型設置的復式產(chǎn)品,是天河公園板塊低總價上車盤,350-370萬的復式小兩房幾乎是本片區(qū)合適的房源了,對于需求學w,且總價不太高的客戶來講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最后第三梯隊的是東方都薈、華建小區(qū)、華港花園、疊翠臺,錘哥的觀點就是,買天河公園要避開這些小區(qū),產(chǎn)品落后、小區(qū)管理太過一般、要不就是有硬傷,比如疊翠臺的吵,華港花園的舊都是實實在在的硬傷,如果純粹為了學w倒不如買理想青年薈,如果投資就要謹慎,不建議買
所以也不是說天河公園所有的小區(qū)都可以買的,可能下面的建議才是最中肯的,不信咱們等著瞧
? 總價800-1200萬:選東方新世界、東逸花園、熹園
? 總價600-800萬:雋園、理想藍堡、東暉
? 總價350-500萬:理想青年薈
好了,無論我們踩盤踩的再多,戶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業(yè)主價格摸的門清,如果我們不能理清楚天河公園的客戶群,不能搞清楚這些客戶的來源、喜好、偏好,我們還是不能對買入天河公園很有底氣
到底都是誰住在天河公園附近呢?
如果你周末的下午去天府路和天河公園逛逛,不是拿著簡歷和紅本相親的話,你大概率會被有點類似“歐洲小鎮(zhèn)、中央公園街景”的景象所吸引,心里一定感慨“我要在天河公園西門”弄一套房
說到天河公園板塊,就不能不提天河公園,包括早期的東暉花園、歷德雅舍都是極盡的把“園景”放到最大的位置去宣傳。以及由此吸引到的一部分人群和客戶
早期在天河北上班的人,因為天河北的房價貴了,或者干脆是產(chǎn)品舊了,就會來天河公園這邊安家,比如東方新世界、錦逸、熹園等
在珠江新城上班的人,因為珠新更加貴的房價,所以會選擇3-5公里之外,但還算不太遠的天河公園板塊來置業(yè),因為被高房價“外溢”到這邊來
華景新城早期的龍門閣、豪門閣、翠安儂苑、陶然庭苑、芳滿庭園,甚至郵通小區(qū)都會轉(zhuǎn)過來天府路這邊,因為這邊的居住氛圍和生活更加便利,BRT和萬佳的配套不是蓋的
華景新城的華景里、錦苑、信華、珠江俊園,大部分都是華景新城里面的自主改善升級置換過來的,另外一個小部分是東圃、車陂為了華景小學來買學位房
天河公園還有另外一個客群就是東圃、車陂、珠村、甚至黃埔為了天府路小學的學w房過來的,學位+改善就是這一部分人的買房目的
我知道你要提醒我了,還有科韻路的“碼農(nóng)”。不可否認,早期因為163、一大堆游戲公司在科韻路、天河公園東門,所以這一部分高凈值人群也是這一帶非常重要的客群
但是,客戶的口味是會變化的,而且經(jīng)年累月的變化
客戶的需求和口味會變化的,科韻路附近的IT、碼農(nóng)之類的中高管最喜歡居住的地方已經(jīng)有變化:一開始確實喜歡華景、東方新世界之類的,新+學位
后來,慢慢的變了,高級一點的去住到了科韻路北端的匯景新城,或者南端的保利天悅、水藍郡,或者中端的美林海岸。國內(nèi)來看,有錢有面子的人,不太喜歡上下班,沿著公園或者什么中央大道去徒步上下班,這種方式國內(nèi)不常見
在這些高管或者有面子的人看來,那些蓬頭垢面、左手面包、右手豆?jié){,興沖沖的沖進電梯去著急打卡的人,才最適合住在廣海大廈、東暉花園,而自己如果條件具備,則一定要住到保利天悅、匯景新城,至少也得美林海岸吧
不過,從產(chǎn)品力來看,感覺天河公園的未來就是現(xiàn)在的公園前,大的地鐵樞紐只是有交通疏導價值,但絕不是富人聚集區(qū),和珠江公園珠江東臨江大道這邊差太遠了
員村改造,可能有人會說員村改造會提升天河公園板塊的能量,其實員村改造提升的是“珠江公園片區(qū)”的利好。員村改造,一方面可以改造一下東部景觀和配套
另一方面可以讓花城大道繼續(xù)東進,以至于和金融城打通。如果這點實現(xiàn)了,基本上臨江板塊的高端居住屬性就成定局了
還有,即使天河公園3地鐵真正通車了,作為“樞紐”的大站,疏導的作用會起作用,可能會把真正匯聚起來的天河公園人口沿著21號線疏導到棠東、黃村,會沿著13號線輸送到白馬崗、石牌東、棠下、珠村,所以真正的虹吸效應和疏散功能,到底哪個會占主流,還真的不一定
最后表白一句吧:我們生活的土地,客戶客群的喜好偏好、對產(chǎn)品的要求是分級別和層次的,這才有了市場和客戶的分類和分層
中間再結合人的心理影響和情緒滿足,才會有了圈層和階層,以及后面的所謂的“階層固化”與否。投資就是要找準其中的變化,并提前用“套利”的手法去占據(jù)先機
公眾號與知識星球同名“錘哥教買房"
廣州本地具有購房實操經(jīng)驗的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