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會出臺嗎,房產稅會不會出臺
今年的樓市環境用一個字來總結就是“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開發投資增長由正轉負,下降2.7%,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在1~2月的時候就處于負增長,到4月,降幅繼續擴大,新房和二手房的房價下跌城市又分別再增加了10個和9個,面對樓市持續降溫,很多人提出質疑,明年房產稅還能實施嗎?
因為去年10月23日,人大會議上通過了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今年官方沒有再提及,那么若實施可能需要的等到下半年或者明年,可是按照如今的樓市環境,還有實施的可能嗎?我覺得還是有機會的,目前仍有4個動力存在:
第一,樓市松綁調控布局收獲初顯現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經有100多城實施樓市松綁調控政策超過300次,僅5月一個月,就出現80多城140多次調控的高頻率現象,其中包括超一線城市上海,也鼓勵個人住房貸款延期還款,免收罰息,公積金緩繳的等等措施。而這些努力是有成效的,5月樓市出現成交量整體上行的狀態,但上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二三線,一線城市環比下跌達到31.9%,說明很多人選擇回鄉置業,到下級城市買房,那么一線城市現在要想讓樓市后繼有力,控制房價是必然的。
第二,三胎生育放開配合多項福利政策
三胎生育限制從去年全面放開,同時,大量刺激生育多胎的福利政策也集中發布,包含延長產假、育兒假、生育補貼,其中,對購置房產方面,多地還將發放購房補貼,比如甘肅臨澤最高補貼4萬元,四川綿陽補貼2萬元……生育率將提高的環境下,隨著購房需求增加,為了控制房價因需求量釋放導致的增加過快、過高等風險,還需要更嚴格的政策來調控房價變化。
第三,國家仍然在堅持“房住不炒”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雖然說主要針對的扶持對象是經營實體經濟的企業,但是城市經濟是一個圈,房地產行業又有非常高的密集性,關聯企業中,有大量的實體企業,這部分進入實體企業的資金通過流轉還是會進入房地產,那么房價就仍有再繼續上漲的可能,《經濟觀察報》也為此專門發文強調這項隱患。房價上漲,對于還想炒房的人來說,就意味著仍有紅利可圖,可能會躍躍欲試囤房炒房。今年《分工的意見》中,國家要求繼續堅持的是房住不炒,要想保證房地產穩定發展,政策調整這把鎖還是要嚴控起來!
第四,高房價仍是現象級難題
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是一年88115元,換算下來月平均工資就是約7343元,但2021年商品房均價達到了10139元每平米,超過平均工資,更何況,一個月的工資不可能都用于買房,還需要負擔家里的各項開銷。很明顯,高房價仍然是個阻礙剛需買房的因素,想要讓剛需買房無憂,還是要繼續控制房價上漲,要想遏制炒房客、房企、中介繼續為高房價造勢,增加房產稅后,從根源上打擊還想從房子上賺錢暴利,導致房價繼續上漲的機構或部分炒房人員,將是一個有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