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繼承順序(房產繼承流程)
兒女繼承父母的房產需要什么手續
當父母離世,房產作為重要的遺產往往成為兒女們關注的焦點。那么,兒女繼承父母的房產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呢?今天,我們就從司法局的角度來為大家詳細解答這個問題。
一、法律依據及相關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二、兒女繼承父母房產的手續
- 確定遺產范圍首先,需要確定父母的遺產范圍,明確哪些房產屬于可繼承的遺產。如果父母在生前有遺囑,那么遺囑中指定的房產將作為遺產進行繼承。如果沒有遺囑,則按照法定繼承順序確定遺產范圍。
例如,老張去世后,留下一套房產。如果老張生前立有遺囑,將這套房產指定給兒子小張繼承,那么這套房產就屬于小張的遺產范圍。如果老張沒有遺囑,那么這套房產將由老張的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繼承。
- 辦理繼承公證繼承公證是繼承房產的重要環節。兒女需要攜帶相關材料,如身份證、戶口簿、父母的死亡證明、房產證等,到當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公證處將對繼承人的身份、遺產的真實性等進行審查,并出具公證書。
比如,小李想繼承父母的房產,他需要準備好自己的身份證、戶口簿、父母的死亡證明、房產證等材料,到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公證。公證處會對小李的申請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出具公證書。
- 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在取得繼承公證書后,兒女可以攜帶公證書、身份證、房產證等材料,到當地的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房產過戶手續。房地產管理部門將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將房產過戶到兒女名下。
例如,小王在辦理完繼承公證后,拿著公證書、自己的身份證、房產證等材料,到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房產過戶手續。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將房產過戶到小王名下。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趙先生去世后,留下一套房產。趙先生生前沒有立遺囑,按照法定繼承順序,趙先生的妻子、兒子和女兒都是第一順序繼承人。他們共同到公證處辦理了繼承公證,明確了各自繼承的份額。然后,他們拿著公證書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了房產過戶手續,將房產過戶到了三人名下。
案例二:孫女士去世后,留下一套房產。孫女士在生前立有遺囑,將房產指定給女兒小孫繼承。小孫拿著遺囑、自己的身份證、戶口簿、母親的死亡證明、房產證等材料,到公證處辦理了繼承公證。然后,小孫拿著公證書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了房產過戶手續,將房產過戶到了自己名下。
兒女繼承父母的房產需要辦理一系列的手續,這些手續雖然繁瑣,但卻是確保繼承合法有效的重要保障。在辦理繼承手續的過程中,兒女們應當認真準備材料,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辦理。對于兒女繼承父母的房產需要什么手續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每日一“典”丨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法定繼承人
應當按照何種順序繼承遺產?
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來源:人民法院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