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寶山房產、上海寶山即將開盤的新房
請笑納!上海寶山區新房成交價來了,17個新樓盤詳細房價一覽
2020年上海市的房價呈現穩中有漲趨勢。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上海市247個新樓盤的新房成交均價為57560元/㎡;二手房整體均價為59072元/㎡,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45%。上海寶山區有17個新樓盤在售,含括了大華、上大、共康、高境、淞南、顧村、羅店、月浦、楊行、通河新村、羅涇、淞寶等區域或者板塊。下面是去年12月上海寶山區新房成交價格大全,17個新樓盤詳細房價一覽,沒買房的朋友請笑納!
上海市寶山區17個新樓盤房價行情:
1、樓盤:大華公園薈
戶型:99㎡3房公寓;137㎡合院
房價參考:公寓帶裝修均價約46000元/㎡;合院均價約57000元/㎡
地址:上海寶山區鎮泰路楊泰路口
2、樓盤:卓越華潤·玲瓏悅府
戶型:112㎡3室、122㎡4室、125㎡4室別墅
房價參考:均價40500元/㎡
地址:寶山區月羅公路/潘涇路交叉口向南500米
3、樓盤:上實·海上菁英
戶型:78㎡-98㎡2房-3房
房價參考:總價346萬元起,均價47500元/㎡
地址:寶山區寶正路99弄
4、樓盤:大華朗香公園里
戶型:99m2-140m2
房價參考:住宅均價57015元/㎡
地址:寶山區錦秋路36弄
5、樓盤:上港星江灣
戶型:89.04m2-149.86m2
房價參考:均價73000元/㎡
地址:寶山區淞軍路89號
6、樓盤:大華錦繡四季
戶型:99㎡-135㎡
房價參考:帶裝修單價約41500元/㎡起
地址:寶山顧村板塊寶安公路潘涇路路口
7、樓盤:萬科啟宸
戶型:92㎡、98㎡
房價參考:住宅均價約38000元/㎡
地址:寶山區滬太公路羅北路交匯處
8、樓盤:寶林楓景苑
戶型:61㎡-92㎡
房價參考:總價約285萬元起
地址:寶山區淞濱支路與淞濱路路口
9、樓盤:中冶上河雅筑
戶型:73㎡-127㎡
房價參考:毛坯均價約42694元/㎡
地址:寶山區盤古路895弄
10、樓盤:信達泰禾上城院子
戶型:101㎡和132㎡
房價參考:毛坯均價約52500元/㎡
地址:寶山區蘇家浜路218弄
11、樓盤:中建閱瀾山
戶型:81㎡-133㎡住宅
房價參考:總價約276萬元起,價格約3.6萬-3.8萬元/㎡
地址:寶山區羅北路集賢路
12、樓盤:大華公園城市
戶型:99㎡-138㎡
房價參考:均價約59600元/㎡
地址:寶山區康寧路2199弄
13、樓盤:上海長灘
戶型:93㎡-151㎡
房價參考:均價約4.8-6.2萬元/㎡,總價480萬-1600萬元/套
地址:寶山區采江路9弄
14、樓盤:雍和府
戶型:89㎡高層住宅;123㎡聯排別墅
房價參考:高層住宅總價約270-300萬元/套;聯排別墅總價約500-550萬元/套
地址:寶山區潘涇路5777弄
15、樓盤:寶廈文璟苑
戶型:61㎡、82.7㎡和82.28㎡
房價參考:均價約53300元/㎡
地址:寶山區環鎮北路與鄂爾多斯路交叉口向西
16、樓盤:和欣國際花園
戶型:101㎡3房
房價參考:均價約44240元/㎡
地址:寶山區場北路39號
17、樓盤:錦秋御尚
戶型:206㎡聯排別墅
房價參考:總價約1300萬元/套
地址:寶山區錦秋路695弄
互動:你覺著在寶山區買房好嗎?為什么?
推薦閱讀:
寶山還有未來嗎?
寶山在上海的地位一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與市區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與五大新城比又有一些優勢。
當然這個結論沒任何意義,不是同級別對手有什么好比的?如果要準確評價一個區域,需要結合地段和房價。
結合了這兩個因素,我們認為寶山的確挺差的。
首先寶山的位置是極好的。
寶山有大片土地位于外環內,甚至中環內,最邊角的地方距離市中心也僅35公里,這個地理位置遠超五大新城。
如果找一個參照區域,只能選閔行——同樣橫跨內中外環、同批入選主城區。
這樣看,寶山的資源就相當匱乏了。
地理位置帶來的最大優勢是地鐵,寶山老早就有“三炷香”的說法——1、3、7號線分別帶動一方。
2021年又通了15號線,在建的有18、19號線,軌交密度的確比五大新城高,與閔行比就差點意思。
閔行現在已通車1、2、5、8、9、10、12、15號線,在建嘉閔線、機場聯絡線、23號線,無論線路數量、密度還是能級,都高過寶山。
自駕方面寶山只在邊緣地帶享受到逸仙高架,南北高架出了外環就是地面,絕大多數情況需要依賴地面交通。所以大家覺得寶山堵車嚴重。
將來有規劃南北高架-蕰川快速路,滬太路快速路,建成后寶山出行會有質的提升。
寶山的教育也一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實過去區內認可度極低,生源流失率比五大新城更高——幼升小、小升初階段,有大量家長帶著孩子去其他區域就讀。
2020年寶山幼兒園共畢業學生19390人,而小學新增入學15886人,意味著有3504個學生離開寶山。
或者說寶山只有81.9%的學生選擇本區繼續讀小學,這個比例全市倒數第一。
當然這其中有一些回了老家,不過數據表明回老家的不多——上海整體幼升小比例高達98.17%,只有1.83%的學生離開上海。
寶山的學生流入到哪了呢?徐匯、黃浦、靜安為主。
2020年黃浦幼升小比例124.98%,徐匯更是高達130.01%,意味著小學招生數量遠高于幼兒園畢業數量,即,吸收了大量外區生源。
小升初同理,2020年寶山只有86.9%的小學畢業生在本區讀初中,這個比例全市倒數第二。
所以我們不管評測指標如何(指標都是任人解讀),寶山本地居民對教育不滿意是真的。
當然現在寶山好學校越來越多,華二、華師、上外、上師紛紛過來開辦新學校,將來生源流失有望緩解。
其實寶山最拉垮的是商業和醫療。
現在寶山拿得出手的商業就新開的日月光、顧村的龍湖天街,頂多再加一個萬達。其他商業體要么體量小、要么人氣差、要么業態老。
對比一下寶山與閔行的數據就更直觀。
寶山2萬方以上商業
閔行2萬方以上商業
在人口、面積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寶山的商業密度低的讓人吃驚。甚至不如青浦新城。
醫療上寶山有兩家三甲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院、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大家都覺得閔行醫療資源匱乏,其實閔行現在擁有7家三甲醫院,還是遠超寶山。
當然寶山比五大新城好一些,青浦新城至今沒有三甲醫院投入運營。
寶山資源上如此匱乏,最直接的原因是寶山真的沒錢。
寶山的人均公共預算收入一直全市倒數第一。想法再多、意愿再強,沒錢落地也都是空談。
而且實際上的差距可能比數據反映的更大。有限的財政收入首先要保證基本的ZF運轉、基本的市政管理,寶山收入低,需要養活的班子卻一點不少。
各區都扣除必須的硬性支出,用在新增資源建設、城市更新上的錢就更少了。
所以滬太路臟、所以高架修的慢,實在是沒錢。
而且現在招商引資也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持,現在企業去哪,更多的是看當地的扶持政策,哪里租金補貼多、稅收減免多他們就去哪。寶山這個財力,這方面應該不是很強。
招商引資沒有優勢,財務狀況就更難以扭轉,只能陷入惡性循環,所謂的馬太效應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寶山也在動,北郊未來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園都引入了一些還不錯的企業。不過你在進步的同時,別人也在進步。
所以即使寶山再努力,上市企業也只有9家,遠低于五大新城。寶鋼是很牛,但是稅收都上交中央,跟寶山關系不大。
而且寶山未來的產業發展也不太理想。
郊區發展核心的第三產業基本都沒戲,金融、國際貿易、奢侈品牌總部基本都在南京西路、陸家嘴,搬不走。
郊區只能走2.5產業路線,代表性產業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受益于黑色金屬行業的帶動,寶山在新材料產業方面有一定優勢,其他行業依舊非常落后。
而合計678億元的產值,不僅落后于閔行,也落后于五大新城。
2021年,松江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達2743億元,嘉定1312億元,奉賢也有760億元。
你說如何讓人對寶山的產業抱有信心?
寶山產業上不如意,原因很多,通常認為是寶鋼影響了城市面貌,導致新興產業難以引入。
其實寶鋼僅影響了東北一角,寶山的大部分地段都沒有受到寶鋼影響——美蘭湖、顧村、南大這樣的地方起不來,跟寶鋼有什么關系?
寶山真正戰略硬傷有兩個,一個是鄰居太拉垮、一個是太偏居一隅。
閔行內接長寧、徐匯、浦東,受市區帶動非常明顯,最簡單的,浦江鎮去年那么火,跟浦東前灘關系很大。
微軟原先在徐匯、英特爾原先在長寧,后來紛紛被閔行紫竹園區搶了過去。寶山倒是想要,卻沒有近水樓臺的優勢。
外抵松江、奉賢,在第二產業、2.5產業都有良好的互動。
寶山南接普陀、新靜安、虹口、楊浦,幾個區域經濟上都沒有很大優勢。
楊浦、虹口最近動作很大,可人家重點開發黃浦江一線,一路向東,對西側的寶山帶動不大。
郊區只與嘉定相鄰,嘉定核心產業在西部安亭,寶山核心在東部,兩區基本上沒有互動。
這樣的位置,決定了寶山產業導入上的乏力。
其實寶山偏居一隅只是問題的一個表現,本質是上海城市的命運在向南,沒辦法,向北是太倉、是長江,完全沒有戰略縱深。
我們對寶山的未來充滿了一些擔憂。
寶山想打破弱者恒弱的局面,只有市里給錢。當年浦東也是一窮二白,異軍突起還不是中央給錢、給政策。
除了外力去打破,馬太效應會一直進行下去。
所以寶山能不能崛起,就看寶山副中心能有多大能級、市里注入多少資源。
不過寶山副中心目前還沒有很大動作。
寶山副中心核心區選了楊行-淞寶之間的大片空地,這里以上海北站為依托,做一個核心商務區、一片產業集群。
寶山的上海北站被寄予厚望,其實規模只有8臺18線,上海第四,跟虹橋樞紐比不了、上海東站比不了,也不如松江南站。
而且詳細的規劃目前還看不到。去年公布了部分次級區域建設方案,落地時間尚不確定。
其實按照城市發展規律,目前也沒有到全面開發寶山副中心的時間。
全市緯度,四個主城區目前開發的主角是大虹橋,閔行、寶山、川沙都沒動靜。
城市化放緩的背景下,大虹橋打造完成之前,其他幾個區域不會大動。而大虹橋只開發了西虹橋,南虹橋剛剛啟動,至少也需要10年周期。
寶山維度,上一輪副中心建設尚未完成。上一輪指的是真如、五角場、徐家匯、花木時代,即,中環副中心時代。真如沒有如約而至,北上海整體受到重大影響。
現在需要把落下的功課補上,先把北中環這圈做起來,自然輪不到外環外的第二輪副中心。
對于寶山而言,中環就意味著南大,或者說南大需要承擔部分真如的既定功能——畢竟真如規劃已經調整。
所以接下來很可能寶山重心在南大,楊行這里的副中心短期不會大動干戈。
當然寶山除了副中心,需要建設的地區還有很多。
最著名的就是名噪一時的郵輪經濟帶,核心區就是上海長灘。
上海長灘規劃面積約高達146萬平方米,涵蓋國際郵輪城綜合配套、游艇碼頭、高層濱江景觀住宅、大型體驗式商業、5A智能辦公、星級酒店、音樂廳、觀光塔、幼兒園等十數種業態。
然而后期建設卻不順利,目前交付的只有部分住宅。而且房價也是萬年不漲,后續房源依舊是5.5萬左右。
現在又趕上疫情,郵輪經濟雪上加霜,寶山靠長江這一帶想崛起更加困難。
其實想想也知道這里很難起來。與市中心幾乎沒有互動,即使是通了3號線,地鐵站過來也需要2公里以上。只靠寶山,前面又提到過受制于財力,玩不出太多花樣。
除此之外,寶山還有七號創意帶、一號創新帶、三號創業帶、寶山工業園、機器人產業園、城市工業園等核心產業區。
官方沒有標注,卻炒作的沸沸揚揚的,還有新顧城。
七、三、一發展帶明顯是為了圖片好看,沒有實質性的意義。三號線周邊原來借助楊浦的大學優勢,建設了復旦科技園、同濟科技園等等,后來逐漸式微。
現在楊浦打造濱江,跟寶山關系不大。
寶山工業園區首發項目就是北郊未來產業園,目前基本沒有企業實際入住,冷冷清清。
給人的感覺就是,提出這個概念更多的是幫助萬科啟宸、云麓之城賣房子。
機器人產業園里有不少企業,不過卻見不到多少真正的機器人產業。
機器人產業園相關企業
新顧城是一個老概念,2015年就開始開發,現在什么進展大家都看得到。
7年過去,真正交付的產品只有龍湖天街,不過也是打折后的交付。
龍湖天街原計劃做的是綜合體,目前只交付了商場,辦公樓部分早就以酒店式公寓的名義賣給了剛需客戶。
所謂的規劃,真的是需要一些勇氣去相信。
寶山城市工業園以制造業為主,目前沒有大規模規劃出臺。這里與嘉定南翔交界,區域交界處通常都不會布局核心資源。
所以盤點下來,寶山各地的規劃都有一些風險。
其實除了前面提到的寶山財政吃緊,還有一個原因是新增規劃實在太多了。
即使是財大氣粗的浦東,目前稱得上新增規劃的地方無非是臨港、前灘、張江南擴、祝橋、金橋副中心、張江副中心,而寶山僅我們盤點過的產業概念就有10個之多。
為什么不集中資源,做好一兩個標桿區域?
當然上級也可能有更具遠見的想法,我們不再去揣測。至少在城市發展維度,有些規劃短期落地概率不高。
我們在寶山置業,這些規劃就不要盲目的跟風,在計算房價時也不要加入過高溢價。
或者說,支撐寶山房價的因素不能依賴本地,更多的需要依靠市區外溢客群。能夠更好的融入市區的地方,是寶山置業的首選。
▼
以上為正文
編輯∣環線咨詢
?本文版權歸“環線房產咨詢”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對寶山的一個小小的疑問
前言:本文是昨日文章重發。原文部分信息有誤,給大家造成困擾,抱歉。
前面推文中提到過普陀城市環境、公共管理較為落后,一定程度是因為公共預算不足——普陀區人均財政收入全市倒數第二,僅為黃浦區四分之一。
倒數第一就是今天的主角——寶山,所以你知道為什么大家總是抱怨寶山居住環境差了吧?
然而寶山的位置又相當不錯。都說上海地傾西南,其實是地傾東北——上海市中心整體偏向東北。
所以地處北上海近郊的寶山近水樓臺,三分之一的區域位于外環內,甚至大華片區跨進中環,與西南扛把子閔行區地理位置相似。
然而為什么被閔行越甩越遠?
提起寶山的“不行”就有很多本地人對寶鋼咬牙切齒,認為是寶鋼影響了城市環境才導致寶山發展不順,其實完全把鍋推給寶鋼是不公允的。
本文首發時有朋友善意提醒:寶鋼是央企,稅收、GDP都不計入當地,這個自然是事實,不過寶武系以及帶動的上下游企業是寶山經濟絕對的支柱。
2019年寶山取得工業產值1987.39億元,其中絕大部分是金屬冶煉以及加工等等,如果剔除這部分,寶山工業還能剩下什么?
另外,寶山也在大力發展新型產業,寶武系企業再次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貢獻產值超過60%。
所以雖說寶鋼并沒有直接帶來稅收,卻成為寶山產業的先導因素以及凝結核,寶鋼帶來的大量的從業人員以及上下游產業,是傳統意義上寶山的靈魂,帶動了寶山整體的消費、教育等等。
所以失去了寶鋼,寶山情況可能更差。
當然這個論斷的核心是寶鋼阻礙了區域發展,潛臺詞是如果沒有寶鋼寶山會有其他方面的產業入駐。
那么問題來了,美蘭湖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這里是寶山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受寶鋼影響不大,你們去美蘭湖拍婚紗照、打高爾夫球時一定意識不到寶鋼的存在。
南大地區距離寶鋼15公里,而且位居外環內,完全不受外環集卡影響,為什么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寶山實在太大了,不受寶鋼影響的片區還有很多。
當然也有人講另一個重大不利因素是大場機場,外環內這樣一個毒瘤阻礙了交通,影響了周邊發展。
大場機場當然不是一個“優質配套”,可不至于完全阻隔交通,因為東西向的交通本來就沒那么重要。
作為上海北部的區域,寶山大部分片區交通都是南北向,以通往市區為主要目的。寶山三條地鐵線1、3、7號線幾乎平行的相比,被稱為“寶山三炷香”,在寶山境內三條線沒有任何交集也沒有任何軌道串聯。
為什么?因為沒那么重要,大部分居民都要向南向市區上班。即使大場機場搬走,道路通暢了,共康居民又有多大必要到上大這里串門?
與其指望機場搬走,不如全力推進滬太路快速化,解決顧村、上大居民進城問題;不如修通一二八紀念路與逸仙路,疏解廟行、淞南客流。
所以機場的確是毒瘤,只是對交通的影響被人為放大了,在寶山365平方公里巨幅土地上,這點挫折不算什么。
不過寶山發展遲滯恰恰是因為面積過于廣闊。
面積廣闊的區域有一個核心優勢:可以持續開發。
比如浦東,開發之初以陸家嘴、金橋、外高橋、張江四個點為核心向外擴展,當幾個區域連成一片時浦東北部開發完畢,浦東開始向南開發。
于是前灘火了,于是張江向南,于是開發臨港。
再比如松江,核心區自然是松江新城,主要的商業、教育、醫療配套集中于此,之前主要的產業分布于新城東部的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后來又在新城西側建設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
九亭泗涇距離市區近,以發展房地產市場為主;黃浦江以南部分是農村,暫時按住不動。
近幾年開始走新型技術路線,于是開始全力打造G60科創走廊。
大部分區域都像以上兩者,翻一番歷史,能基本理明白當局的開發思路——除了寶山。
寶山通地鐵較早,畢竟占據1號線的地利,于是1號線周邊的共康地區成為寶山最線開發的片區之一。當然當初的開發以導入市區動遷戶為主,并沒有在全市形成影響力。
同期中環內大場鎮新華村開始房地產開發,各取一個字稱之為大華片區,在缺乏開發經驗的當時社區設計自然已經落伍。
后來7號線規劃時開始籌劃美蘭湖,建了一大堆別墅后基本宣告爛尾,奧特萊斯改成幼兒園,五星級酒店慘遭廢棄(《》)。
再后來,就開始批量化造城:一號線創新帶、機器人園區、北郊產業園、郵輪港、新顧城、南大CBD、吳淞副中心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北郊產業園等到門禁落灰也沒企業入駐,南大CBD等了十年就開發了兩個房地產項目,新顧城大部分地塊竟然是動遷房。
吳淞副中心定位很高,畢竟寶山大片區域劃進了主城區,吳淞是核心,然而到現在也見不到吳淞開發的落地。
吳淞副中心據說是以寶楊路為中心,然而連條地鐵線都沒有。
不僅寶楊路,郵輪港這樣號稱舉全區之力開發的片區,也是連地鐵線都沒有。有不少傳言說1號線延伸到郵輪港,怎么近期又沒動靜了?
美蘭湖的商業爛尾,上大經緯匯半死不活,大場日月光遲遲不能開業,反而莫名其妙在劉行成功開發了龍湖的綜合體——當然成功指的是將商辦用地改成了酒店式公寓。
劉行,顧村下一站,周邊都是動遷房,為什么冒出來大批商辦用地?既然改為酒店式公寓,為什么當初不規劃住宅?
沒有一個開發主線,導致寶山沒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區域。記得前幾年大家經常拿顧村跟南翔對比,時至今日,顧村還能跟南翔站在同一張牌桌嗎?
不說別的,房價就能體現一切了。
開發邏輯的混亂延續到現在,導致寶山到處都在施工。外環內的上大地區仍有大片土地待開發,顧村建設的如火如荼,同時楊行羅店也不甘落后,新樓盤紛紛上市搶金。
所以你根本摸不透寶山的脈搏,誰都不知道哪里是真的用心開發。遍地開花,每個區域開發都不成功,規劃的公信力就開始下滑。
當然開發不順利很重要的客觀因素是財力不足。
中學的時候我們就被普及過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比越低生活水平越高,其實ZF財政支出同理。落后地區被迫將大部分資金用于基本的民生支出,在新片區開發這樣的項目上能拿得出的錢則更少。
所以寶山的困難,我們體會得到,可是這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做法實在想不通。
集中全區優勢資源,先將南大地區打造成真正的CBD,成為寶山南部的發展凝結核,產業結構會不會得到有效改善?商業形態會不會得到有效改善?居民結構會不會得到有效改善?
不過這樣的確會有負面作用:短期不能到處拍地了。
▼
以上為正文
編輯∣環線咨詢
?本文版權歸“環線房產咨詢”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進專屬粉絲群
一對一深度分析
請加客服小姐姐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