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房產—羅江租房
2022年德陽全市樓市成績單,廣漢羅江不及格
德陽主城區的樓市年終總結,前幾天分享過了。
四個字總結就是:也還行吧。
成交量是下滑了約36%,房價是最出色的,從開年到年尾,保持穩定緩慢回漲,雖然最終還是定格在了6923元/㎡。
全市(含周邊縣市區)成交了大約269.93萬方,下滑39.94%,也不算多。畢竟供應也只有226.63萬方,同比也下滑了38%。
但是,放在周邊各縣市區,差別就大了去了。
老規矩,成交量是第一關。
01
CORPORATE CULTURE
最穩定的是中江,今年成交3237套,同比只下滑了22%。94.6萬常住人口的中江,果然人多力量大。
綿竹也不弱,雖然從4千多降到了2600多套,但是整體也只是下滑了35%,區區43萬常住人口,經濟實力果然也不是蓋的。
什邡和綿竹是差不多的,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口。甚至是年度成交量,都差不太多。2022雖然也只有2994套,也只下滑了38%。
如果把人口作為第一參照,比綿竹少20萬常住人口的羅江。
按理說,成交量該少一半吧。
但是,2022年羅江的成交量只有397套。你沒有聽錯,中江一個月就能干出來的成績,羅江要干一年。
即便這樣,羅江的成交量也下滑了55%,挺多的。
但這還不是最兇的,魂斗羅玩過的都知道,大BOSS往往是最后出現的。所以,廣漢義不容辭。
說實話,我是不敢相信,廣漢樓市成交量萎縮得這么嚇人。從1萬套的成交量,下滑到4365套。
下滑了57.75%。
這......下滑得似乎太嚴重了一些。62.6萬常住人口啊,就這了?假如成都放開限購,那還不得瘋掉啊。
總結一下:賣得最多的排名,德陽主城區>廣漢>中江>什邡>綿竹>羅江;下滑最多:廣漢>羅江>什邡>德陽主城區>綿竹>中江。
按照完成去年年度任務量看:中江成績最高,78分;綿竹64分;德陽主城區63分;什邡61分;羅江44分;廣漢42分。
二手房的神奇事件
02
CORPORATE CULTURE
但是啊但是,神奇的事情又發生了。
德陽周邊縣市區,二手房市場竟然出現奇跡了。
你敢信嗎?綿竹、中江、羅江的二手房的成交量竟然增長了,其中羅江最神奇。二手房的成交量竟然比新房多,這......
羅江的二手房比新房多出了83%的成交量,怎么解釋這種現象?有道理可講嗎?毫無道理啊。
二手房的成交量700多套占比總成交量的(新房+二手房)84%。你要說沒有人買房,那買二手房的人為什么比新房還多?
再說綿竹和中江,雖然二手房沒有新房多,但是綿竹二手房的成交量同比增長了14%,為什么?
綿竹人不買房還是買不到合適的房子?
中江那么多人,新房成交量第三,二手房的成交量竟然也可以增長1.36%,為什么?
房價,更離譜。
03
CORPORATE CULTURE
羅江,剛才知道了吧,成交量下滑很多,二手房市場卻爆火。
羅江的房價是個什么狀態?
漲了0.69%,今年均價4382元/㎡,全市最低的房價。但是它可以連續4年增長。新房市場一塌糊涂,房價可以一直緩慢增長。WHY?
是羅江的房價真的太低了嗎,要不就是羅江二手房市場在托底?
除了羅江在漲,什邡也在漲,什邡憑什么漲?
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都在下滑,但是什邡的價格,今年同比上漲1.79%。這科學嗎?
而且,什邡也是連續4年都在漲。
我只能理解兩個原因,一個是什邡知道控量,供應量減少得非常多,同比下降了60%。第二,什邡的樓盤特別少。
黃金比空氣貴,是因為黃金很少。如果空氣跟黃金一樣少,誰會更貴?
說完漲價的,德陽主城區是降了,降了3.46%。但是主城區的情況是,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下滑,今年一二季度還處于低位。
到了三四季度回漲明顯,看全年均價,是一路回漲,四季度再創新高。
中江去年均價過了6千大關,今年掉到了5864元/㎡,下降2.4%。我看了一下,最大的跌幅在第三季度。
綿竹下降了4%,保持在5237元/㎡。廣漢也下降了4%,今年均價6268元/㎡。
供應量,按需。
04
CORPORATE CULTURE
羅江是地小人少,樓盤少。一年也就幾個樓盤供應,但今年羅江是真的很努力啊,供應量983套,環比增長30%。
結果呢,供應得太多,成交量下滑也多。
中江是不怕的,人多需求多,成交量可以趕超廣漢的,怕什么。今年供應量4388套,同比增長6%,比廣漢還多,中江怕了嗎,返鄉置業要來了,正式時機。
綿竹今年只有3個月有供應,基本上就是躺平了。供應量1415套,同比下滑36%。
綿竹躺平,什邡更加躺平。供應量下滑了58%,從5200多套直接下滑到了2175套,什邡的房價就這么被控制的。
廣漢也用了這招,供應量減少了57%,從7400多套直接砍到了3161套。
但是還是沒能守住成交量與價格的雙重下跌。
土拍才厲害。
05
CORPORATE CULTURE
德陽主城區今年土拍很多,但只有一宗地是民企拿的。
而德陽周邊縣市區,厲害了。廣漢有3宗地,民企拿的。羅江有4宗地,民企拿的。綿竹有1宗地,民企拿的。什邡引入了四川美大康藥業,拿了一宗工業用地。中江有1宗地,民企拿的。
最典型的還是綿竹,全年就供應了1宗,成交了1宗。
佩服,佩服。
羅江穩得住,中江在漲價,廣漢跌不休,什邡砍一半,綿竹下陡坡
金九都不金,德陽主城區9月成交量也刷了近幾年的新低,但是國慶節前出臺購房補貼后,國慶7天就賣了9月一個月的銷量。
德陽周邊各縣市區也好不到哪里去。
羅江穩得住
羅江,全川都少有的天賜福地,這個地方環境好,水好,空氣好。交通優勢也較為明顯,高鐵、動車到家門口,北上綿陽南下成都超級方便。
關鍵是房價很便宜,9月份的均價也才4000出頭,作為一個區。在全川,幸福指數非常高。
市場不大,地盤也不大,人口更加有限,一個月的成交量還能維持到31套,非常不錯了。
截止第三季度結束,羅江也已經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剩下的3個月,不管賣好多套,都是賺。
另外,新房有31套,二手房還有76套,羅江有自己的節奏。
中江在漲價
中江已經連續第4個月沒有新增,今年第6個月零供應。不是不想,是不敢。
中江,德陽唯一一個至今還沒有火車、動車、高鐵的地方,人口卻是德陽最多的,每年外出務工人群達到了驚人的50多萬。
常住人口也有百萬之眾,外面賺了錢,在哪里花?一部分人選擇中江,一部分人選擇德陽,其他的選擇其他。
9月份成交60套,不算多。百萬之眾和羅江20多萬人口起來,甚至看不出優勢。
9月均價5672元/㎡,竟然環比增長5.64%,同比增長0.15%,也是神奇。距離過年還有3個月時間,中江今年能否返鄉置業熱起來,拭目以待。
9月還有195套二手房成交,也不差。
綿竹下陡坡
綿竹在過去幾個月承蒙拆遷的厚愛,成交量一直在幾個弟兄當中位列第一。
但是9月份,成交量陡然下滑58%,來到57套,跌破百套下降非常明顯。沒有了拆遷戶的關照,市場瞬間回到正常狀態。
也沒得事,綿竹供應量極少,今年1-9月,有6個月都處于零供應的狀態,另外庫存量也不足2000套,甚至更低。
也就是說,你想在綿竹買房,也不一定選得到稱心如意的。
所以說,綿竹二手房成交量那叫一個高啊,9月份231套,這個量比人口眾多的中江還多。
什邡砍一半
什邡市場我認為是很神奇的,一方面是價格還能穩得住,9月份均價5821元/㎡,同比增長5.52%。另一方面是成交量高雖然不高,那就是低。
40萬常住人口,幾乎是羅江的兩倍。9月份成交量直接來到了36套,環比下降48%,幾乎就是砍了一半。和羅江比起來,就多那么幾套。
不過,什邡的庫存量也真的少,只有2200套左右,而且常年也是處于沒有供應的狀態,今年已經有7個月都是零供應,估計接下來的最后一季度也會沒得新增。
和綿竹一樣,新房選不到,那就選二手房。所以9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高達168套,你看看,都是新房的4.6倍了。
甚是夸張。
廣漢跌不休
廣漢大概是吃了瀉藥,這幾年一直跌不休啊。
9月份的新房成交量又來到了63套,環比下降44%,同比下降80%。今年截止第三季度拉閘,成交量完成任務目標,僅僅31%,全市最后一名。
廣漢樓市大不如從前了啊,但是二手房非常夸張,9月份成交了406套,一如既往的多。很明顯,廣漢買房的都沖向了二手房。
今年廣漢二手房成交量已經達到3700多套,而新房只有1300多套,二手房幾乎是新房的3倍。
另外,廣漢新房房價5728元/㎡,最近穩定下來,難以沖上6千均價大關。
2023年德廣綿什中羅,只有一個地方的房價降了。
去年,德陽主城區樓市蕭條,供應量成交量下滑,但是房價卻反其道而行之,漲了。不可思議,也實屬正常。
德陽周邊的縣市區呢?房價漲了嗎?還是會說降了?
Ps:下期再具體分享一下,德陽周邊縣市區的樓市未來。
一個一個來,先說說廣漢。
廣漢
2023年,我們對廣漢最大的感覺是什么?大概是一蹶不振。
風光過,2019-2021這三年,每年都是過萬套的成交量。2022年突然腰斬,下滑了57.75%。跳樓是什么感覺,這樣的墜落也是一樣的。
2024年也有一點點下滑,但不多。全年成交4229套,46.82萬方,下滑了3.12%。前方南墻,已退無可退。
什么時候能再見廣漢雄風,大概虎虎生威都沒得啥子效果了吧。市場不好,都退縮了。
2024年廣漢的供應量也是驟減。
狠人更怕狠人,這樣陡的減少表明了開發商對市場的畏懼。2022年下滑57.43%,2023年下滑32.55%,只要供應量下滑得比成交量更猛烈,房價就會多少有點要臉。
2023年,廣漢供應量2132套,23.95萬方,比起巔峰時期,1/5都不到。如此一來,廣漢的庫存量也從曾經的上萬套,掉到了5300套,60萬方。
你要說,誒,買房的人少了吧。新房的成交量下降了這么多,但廣漢的二手房今年又是出奇的好。
2022年不到3000套的二手房成交量,2023年干出來一個4493套,同比在53%。似乎和德陽一樣,買不到新房的人,總會想辦法。
二手房總是一條路嘛。
新房和二手房的總量,反而2023年比2022年還增長了。都是買房的人,那你說到底是少了呢,還是沒少呢?
不管少沒有,房價總歸是漲了1.07%。
雖然這兩年廣漢市場的成交量驟減,腰斬,跪地躺平,但你看著幾年的房價,漲上來后都穩住了。有降價,但不多。有漲價,漲不動。
穩住,挺好。
什邡
什邡什么感覺呢?我記憶中,它在漲價。
你瞧,這和廣漢有什么區別,都是降了又降,降了又降。一路下坡,就是不知道下到底沒有。
2023年,1520套,17.48萬方成交量,2022年下滑了38%,2023年有下滑了接近50%。洗白。
新房成交量不高,二手房也不高。
只有1493套,新房和二手房加起來剛過3000套,成交量都下滑了不少。
同時,什邡新房的供應量也下滑了66%,2023年連1千套供應量都沒得,僅僅725套,8.08萬方。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打不贏就跑,三十六計走為上。賣不脫,你就干脆不要賣。什邡剩下的1520套房子,養金魚算了。
就是這樣一種態度,什邡的房價和成交量是反其道而行,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貴。漲得都不多,就漲1.79%,但多少要漲點才舒服。
綿竹
綿竹的感覺是有錢,不缺錢,更不缺房子。
也是下滑的走勢,但下滑的感覺不一樣。廣漢和什邡都很陡,綿竹是緩慢,慢到后面甚至感覺不到坡度。
大概是觸底了,也或許是老天開恩了。
2023年成交了2505套,29.58萬方新房子,比什邡多,同比也僅僅下滑了3.95%。
2023年對于綿竹來說,一條綿茂路通車,一條川青鐵路通車,打通了綿竹深入川西的大動脈,也帶來了很多買房的人。
綿竹市場活躍,二手房成交量也漲了不少,2023年2058套的成交量,同比增長13%。
綿竹供應套路也是,基本不供應新房,連地都很少拍賣。以前一年拍1塊地,今年破天荒拍了3塊,成交了兩塊。
一宗是仟坤的,一宗是星坤的。
一年供應802套,9.32萬方,一年賣2505套,29.58萬方。綿竹是最會擠牙膏的,管你要吃幾個菜,每天就只有一葷一素。
所以,綿竹的價格,也是出奇的穩。前兩年降了一些,2023年找補回來,甚至創一個新高,新記錄。
5590元/㎡,同比增長6.74%。
套路,都是套路,廣漢什邡綿竹都是一樣的套路。
德陽主城區,也在用這招。
中江
中江是不缺人的,最大的愿望是一年過兩次年。
中江是什么地方?
德陽是德陽,廣漢什邡綿竹是廣漢什邡綿竹,羅江是羅江,中江是中江。中江這個成交量,你看這幾年的變化,別個是腰斬,它就點個頭意思意思。
2023年成交量也有下滑,但就下滑了7.41%,這算啥,下滑之后還有2997套,34.14萬方的成交量。搞不好,就要超過廣漢。
同時,二手房也不差啊,依然有2044套,同比增長24.56%。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甚至比2022年還多。
雖然成交量沒咋個減少,減少得也不多。但中江也學到了什邡、綿竹那套,卡供應量,2023年才1370套,15.48萬方,同比減少了68%,看圖你就曉得這有點嚇人了。
還玩兒啥子喃,中江本來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自成一派,外人進都進不去。
供應量再下去了,明年這個房價,哪個說了算。
這是中間今年的房價,漲了0.83%。
明年中間的房價,回到6字頭,很輕松。
羅江
羅江是一只發威的貓。
其他縣市區的成交量,無一例外,都是同比下降的。羅江就非常不一樣了,成交量還漲了56.93%。
2023年成交了623套,7.08萬方,雖然不多,連1千都沒過,但增長幅度確實嚇人。其他縣市區甚至想來學習經驗,他們在過寒冬,羅江在過春天,這是怎么回事?
新房漲就算了,二手房也在漲。2023年羅江二手房成交928套,928套啊,增長27.3%。羅江是個很小,人很少的地方。
但是,還能創造出1551套的購房需求來,怎么才能解釋清楚這不合常理的現象?
2023年,羅江的供應量也漲了很長一截,供應1764套,20.55萬方,同比增長79.45%。如果是供應帶動了增成交,那2022年也是供應量增長的一年,成交量又上不去?
難道是因為羅江房價降了1.94%?2023年年度均價只有4298元/㎡,確實低,實屬幸福。
但問題是,再咋個降,不就是那么不到100元/㎡的事,又有好大區別呢?
所以,羅江是怎么逆天躥紅的?
全市唯一一個,他們成交量下滑的,它成交量還在漲的地方。
全市唯一一個,他們均價都在漲,它均價反而跌的地方。
全市唯一一個,他們供應量都在收縮,它供應量反而暴增的地方。
解釋不通,沒得道理,可能是因為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