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房產論壇【常熟看房網】
常熟400萬豪宅都要靠搶?土拍卻涼涼……
每一種中產焦慮,都對應著一種底層苦難,中產焦慮與底層苦難,從來都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同樣一片天空下,怎會有兩種溫度?
這句話,本意不是指的樓市,但我今天想拿來形容當前階段的常熟樓市,用來形容調控與市場調節雙重作用下,茫然無措的買房人真的是再適合不過了。
售罄的豪宅與涼涼的土拍
就在昨天,17年的地王—林樾香庭首期16、17、19、22號樓開盤,189套房源,均價2w8朝上,總價基本都在400萬以上。共計580組人參與了搖號,其中優先49組,非優先531組,認籌比將近3:1,最終的結果—首戰告捷!
現場實拍
而就在這次開盤的前兩天,常熟剛剛經歷了一輪土拍,與這次可以用火熱形容的開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共5宗地塊,均為鄉鎮地塊。其中:2宗底價成交、1宗流拍、2宗有溢價的地塊最高溢價率不過4.61%。當然,這里面可能會有起拍價本身比較高、區域內已經有兩個待開項目等原因,但是也能看出開發商都開始謹慎拿地,而不再是之前“只要是地都拿”的狀態。
土地市場作為一級市場,一直以來都被很多人視作市場的風向標。對于這次的土拍結果,有人解讀為:市場遇冷,橫盤就在眼前。也有人認為只是個別現象,后續市區的地塊土拍還會重回去年的景象。
一直都有人問:小編,說說你對接下來的常熟市場的看法?
套用一句話:現在房地產市場的可預見性越來越小了。為什么呢?因為政策出臺的頻率太高了,而且行政性手段出臺的成本太低,對于后果的糾正又太頻繁,因為變化大多。所以,即使作為業內人士,我也無法預測未來的變化。
但是,我覺得,有這樣兩件事,或許可以把目前遮在常熟市場上的迷霧撥開一點。
焦慮的中產與受傷的剛需
第一件事:先來說說這次林樾開盤的客戶群體。這些人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屬于個體小老板或者換房的改善人群,如果劃分下來的話,這些人大致屬于常熟的中產階級。
這些人中,有不少都擁有好幾套房產。但與他們聊起房子的時候,他們一致的相似,都是一連串的困惑,并配合著一臉憂慮:
人民幣還會貶值嗎?
房產稅要來了怎么辦?
我第N套房子應該買在哪里?
我如果用我爸爸媽媽的名字買房子,將來會不會有遺產稅?
現在這個市場,是不是要橫盤?我這個房子買完能漲嗎?不漲是不是就是虧了?
……
據了解,這些擁有幾套普通住宅的人,其實他們絕大多數是只拿著中等偏上的工資而已。如今,他們人到中年,很多人談不上事業有成,只能算過得去而已。房子看起來有好幾套,可如果賣了非自住的,拿著幾百萬上千萬不知道能干什么。
在貨幣供應總量迅速增長的年代,持有現金如同裸奔;如果不賣,出租出去每套也就幾千元的月租金,也無法保證他們實現“財務自由”。
這種畸形的租售比時刻提醒著他們,這房屋的價值是不真實的,是充滿了泡沫的。
近些年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很多人已經從中受“益”,這種錢和辛辛苦苦日復一日工作賺錢相比來的太輕松了,人人都有不勞而獲的心理,而房子更是助長了它。
但無論手里是否有房,有幾套房,焦慮依然都在,因為從17年的兩會以來,“房住不炒”就絕對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口號,而是懸在頭頂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林樾開盤現場
第二件事,則是說的剛需。我帶過不少次看房團,有這樣一位網友,我一直很記憶深刻。
只要是線路中有公寓項目或者主打低總價的,她就一定會報名。每次都是一個人過來看房,只看小戶型的公寓,首付只有十幾萬,就近一次的情況來看,她仍然沒有買到心儀的房子,也不知道她會不會繼續看下去。
這可能只是個個例,但也是現在的市場,剛需的群體永遠不會缺少,但是上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因為不管是已經上市還是計劃上市的,基本都是高價地,在一堆高價地的縫隙中,你想找到一些價格低的新房,就會很困難了。
(分享兩個數據:1、17年的土拍中,市區+南部新城+城北的地塊總建筑面積達到了115.13萬方,占比將近一半,而這些地塊中樓面價最低也達到了7153元/㎡;2、鄉鎮地塊中在售樓盤的均價最低也在11000元/㎡左右。)
有人會說,這兩個故事與房價的問題有關系嗎?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有關系。前者焦慮的是現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是不可預見的未來,而后者則是現在常熟樓市的一個縮影,很現實也很無奈。正如硬幣的正反面,兩者都存在,只是一個傾向現在,一個著眼未來。
密集調控下的樓市未來
早在6月份的時候,就有相關媒體報道,截至今年5月底,樓市已出臺159次調控政策,比2017年同期增加60%。
其中,僅5月份,全國超40城發布調控政策,當月累計多達50次,單月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刷新了歷史紀錄。
如今,在樓市調控進入第三個年頭, 從去年十月到今年年底,樓市調控非但沒有放松,反而一輪強過一輪,足見此輪調控的與眾不同。與幾年前的調控相比,這一次調控覆蓋面更廣,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四限政策”成為主流。
當前全國大中城市都高價橫盤限售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投資需要5-8年才能置換變現。但是五年八年后,還能保持想16-17年這樣的速度嗎?你的投資還能有人接盤嗎?
所以,當我看著身邊前幾年5折價格都不買的人,今年開始看論壇、公眾號、聽課,看規劃研究5年10年后哪里更好的時候,我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攝于15年10月
我們往往在一個大時代剛到來時選擇忽略、輕視、看不起,然后隨著時代的大潮的來到看不懂,等到別人的案例活生生出現在自己身邊時,才想要復制別人的成功。
在現實社會當中,我們通常在10年前核心區房價小幾千時看不到城鎮化,看不到貨幣增發,看不起新區的規劃,現在我們用幾倍、十幾倍的錢去買偏遠了很多的房子。
我們最初謹慎,因為敬畏生活,掙錢不容易,有一個幸福生活的安家之地就好;到了后來,我們瘋狂,是因為我們貪婪,我們想要彌補曾經的錯過,折疊人生,走捷徑。
很多人都能事后看懂過去,都是能看懂歷史必然,也能用同樣的原理預判未來仍舊存在。但,很少人能親身在時代背景下,以超出時間的維度眼光,精準找到歷史長河中時間軸線上的你。
所以如果你帶著過去十幾年的成功經驗問我2018年該如何是好,吾會斗膽問君,君可知今昔是何年?
常熟美女顧春芳:憑姿色躋身上流社會,4年騙17億竟妄想整容跑路
2012年,一位名叫顧春芳的女人,成為常熟當地論壇上火熱討論的焦點,稱她憑借姿色躋身上流社會,4年忽悠了17億,事后竟還想靠整容跑路!
話說一個小學學歷,出生于農村的女人,究竟是有著什么樣的魅力和手段,才能騙取到如此巨額的錢呢?
顧春芳從小就是個美人坯子,而且還能說會道,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愛學習,成績很差。
讀初中的時候,人家小孩都是想著勤學苦讀,她卻只想著穿衣打扮,盡管父母苦心栽培,但還是初中都沒讀完就輟學了!
步入這會后的顧春芳,因為沒有什么學歷所以找個工作都困難,但是經不住人家長得好看
于是很快她找到了一個賣化妝品的工作。高挑的身材加上神顏,站到店里就是最好的廣告牌。
借著這份工作,顧春芳認識了很多貴婦闊太,人美嘴甜的她也很招那些太太們的喜歡,從她們的口中,顧春芳發現了模特這個新興職業。
之后她進入了一個模特培訓班開始學習,因為聰明和優秀的外表,顧春芳還得到了老師的賞識:“你這條件不去從事模特都可惜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自此顧春芳開始萌生了從事模特職業的想法。
畢竟這個行業能認識富商闊老板的機會還是很高的,說不準就能一夜走上人生巔峰呢。
而老天爺賞飯吃的顧春芳,很快便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順利成為了一名模特。
她的這張臉也吸引了很多廣告商,很多公司擠破腦袋都想跟她合作,一時間顧春芳的廣告接到手軟。
在常熟的名氣越來越大后,顧春芳還得到了一次,為當地拍攝宣傳片的機會。
在宣傳片《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中,顧春芳撫琴而坐,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還被當地人稱為“常熟第一美女”,成了城市各大媒體報道的焦點。
自此之后,很多老板為了一睹美女真容,不惜重金請她吃飯,而愛慕虛榮的顧春芳也想順勢躋身上流社會。
于是,她又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位活躍于商業應酬的“交際花”,成了富商老板們酒桌上的常客。
有了富商朋友們的支持,顧春芳的事業也如井噴式的爆發,商業活動源源不斷接到手軟。
而衣品不俗珠光寶氣,口才又好的顧春芳很快贏得很多富商的青睞。
同時她也見識到了上流社會的奢侈生活,這讓她徹底淪陷于,由奢侈品、名牌服飾、宴飲酒會堆砌的浮華幻夢里
吃到甜頭的顧春芳也是美滋滋,沒想到光靠跟人吃飯,就能拿到高薪水還能拓展人脈,這樣的撈錢方式簡直不要太輕松,于是她開始在晚宴上流連忘返。
只不過聰明的顧春芳,自知吃青春飯并不能長久,自己不可能一直年輕,這些老板們也不會一直愿意為自己花錢。
于是她心里又萌生了一個念頭,何不利用這些有錢人賺錢?
1996年,顧春芳靠著之前積攢下來的財富和人脈,開了一家服裝店。
靠著“常熟第一美人”的稱號,門店開業的那天,很多之前認識的非富即貴的人,都前來捧場。
只不過就憑著自己那點學歷和銷售以及做模特的經驗,顧春芳很難管理好服裝店。
于是店鋪很長一段時間里,基本沒什么生意,也就是些熟人常來光顧。
看到是這種情況,顧春芳很是著急,因為自己口袋里的錢,支撐不了多久了。
于是一怒之下她將服裝店關掉,打算另尋出路。沒多久她又投資了一家美甲店。
只不過光靠之前認識的有錢太太,并不能為她帶來多少生意,美甲店也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狀態,于是沒撐多久,這家店又關門大吉了。
雖然兩次投資失敗,給她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但是有野心的女人,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顧春芳又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自己開店不成,那就從別人的包里獲取錢財。
為了能讓計劃繼續進行,她依舊每天大手大腳,背奢侈品包包,穿金戴銀。
甚至逢人就說自己在其他城市,開了多少多少家連鎖店,自己的生意做得如何的好。
就這樣靠著自己打造出來的女成功人士的形象,顧春芳開始物色自己的目標,很快她以自己資金問題為借口,像朋友借100萬周轉。
面對顧春芳營銷出來的人設,朋友也毫不猶豫,直接就轉了一百萬,連欠條都沒打。
就這樣顧春芳補上了之前的資金缺口,收拾完爛攤子之后
她又決定用剩下的錢東山再起。
但是可想而知,就靠著她的那點文憑和經商頭腦,肯定又是個血賠。錢也沒了還款日期也到了,這下可麻煩了,就是回去繼續當模特,也短時間掙不到這么多錢啊。
眼看時間越來越緊,顧春芳又生一計。那就是再找人借錢,不過說是借錢,她的手段倒更像是騙。
一次聚會上,為了能忽悠到更多的錢,顧春芳當著眾多大佬的面,開始編故事,說什么自己有好幾個礦,還跟國企有合作。
只不過臨時出了點意外,導致資金方面有點困難。這言外之意很明顯,不就是想讓大佬們給自己投資。并且還當場承諾了10%~20%的利息。
這不就是畫大餅么,但是聽到高額的利息,有些人立馬就坐不住了。
隨后不少老板表示愿意投資,甚至有一個冤大頭,竟投了3000多萬。
通過這一次變相借錢,顧春芳不但將之前的借款都還上了,還甚至給出了高額的利息。
幾次借錢下來,顧春芳發現,原來自己的名氣原來這么好使。嘗到甜頭的她便開始想到,用同樣的手段,來形成自己“以借養借”的資金鏈。
只是她靠著借的這些錢投資的項目,也基本都是虧損狀態。而早已經過慣上流社會生活的顧春芳,也將大筆財富都投資到了自己身上,光買珠寶就花掉了1400多萬。
生活用品之類的,也是奢侈品牌,比如包包、鞋子、衣服之類的,穿的用的都是什么愛馬仕、香奈兒等品牌。
有趣的是,她之前吹的牛還很快在業界被傳開,竟還有人誤以為她真的是投資界的大老板,甚至還愿意特意上門找她投資。
剛開始顧春芳還一臉懵,明明自己幾次投資都賠進去了,怎么現在反倒成了別人口中的大老板了。
一想到之前的套路,她恍然大悟,沒想到還真找到了個賺錢的好門路。
于是為了能將自己包裝成真的大老板,顧春芳買各種奢侈品打扮自己,還特意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成功女投資人的形象,經常出席各種會議。
每次出去跟大佬們談生意的時候,她都是吹得天花亂墜的,而從她嘴里說出去的話,還就有人愿意相信。
一次她跟當地的一個大佬談生意,大佬竟還被她說得五體投地,眼看魚兒要上鉤,顧春芳隨即就抱怨起來,說自己投資的項目資金不夠,大佬一聽,直接投了1.8億。
然而更奇葩的是,因為長期借錢壓力太大,顧春芳開始迷信上了風水,還出資百萬在西藏捐了坐寺廟。
哪想這一舉動為她贏得了不少好口碑。甚至還有人主動給她錢。
不過忽悠人一把手的的顧春芳,倒是很謹慎,能把自己編造的謊言說得天衣無縫。
為了不讓老板們起疑心,她還偽造了各種文件和印章。既然要裝大老板,那就一定要真。2008年,她又特意花了1000萬注冊了家外貿公司。
以此來包裝她女老板的身份,只不過實際上這家公司就是個空殼公司,根本沒有什么業務。
而如此大費周章的她,自然有著更大的目標。2010年,顧春芳找到了之前結識的一位地產老板,并告訴老板自己認識省領導的女兒,可以想辦法幫他拿到每噸低于市場價200元的煤。
她還給這個老板算了一筆賬,就算拿到這批煤之后一噸賺10塊錢,最后也能凈賺2,000萬。
這樣的誘餌一拋出后。顧春芳就開始借錢,為了讓老板相信她,她還拿出了一堆偽造的證明文件。
同樣的套路,這次又許下了高額的利息,老板被他這一忽悠,早已經分不假。雖然自己沒那么多錢,但還是湊齊了6500萬給了顧春芳。
只不過這筆錢,并不是顧春芳的最終目標,她準備放長線釣大魚,她特意給這位老板算了一筆賬,告訴他每個月能拿400萬的利息,并且自己會在4個月之內還清這筆錢。
到了4個月后,她還真就連本帶利都給了老板。這樣一來,老板對她的信任度大大增加。
沒過多久顧春芳又開始了借錢,只不過因為之前的經歷,老板果斷借出了一個億。
結果沒想到,老板美滋滋地等著高額利息的時候,卻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顧春芳的消息,原來人家早已經卷錢跑路了。
2012年3月3日中午,這個曾經被譽為“常熟第一美女”的女老板謊稱自己要到歐洲開會,匆匆忙忙地拎著皮箱子“跑路”了。
當她跑路的消息傳出來之后,許多債主都慌了,紛紛找上門要錢。
顧春芳的別墅里所有值錢的東西也都被洗劫一空,就連保險柜中,也僅剩下了一堆假章。
后知后覺的債主們發現了顧春芳的騙局,意識到她是“拆東墻、補西墻”后,趕緊去公安局報案。
然而此時的顧春芳,早已經溜到了國外,只不過到了這里之后,文化水平不高的她,根本沒辦法與人交流。
為了能讓自己有一個新的人生,顧春芳悄悄回到國內,妄想通過“改頭換面”來重新開始。
結果誰想拿著一張假信息走進整容機構的顧春芳,剛打算通過整容來對容貌做出改變。
卻不想在第一次手術后,就被警察找上了門。明知自己無力償還的顧春芳,更不想承受牢獄之災的她,竟決定在換衣間結束自己的生命。
當然想靠自殺擺脫牢獄之災,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最后顧春芳直接被捕。
而她通過非法手段和詐騙等手段獲取了17.68億人民幣的非法收入,卻是她變賣全部身價也償還不上的。
最后顧春芳被判處死刑緩刑兩年。
從常熟第一美女頭號名模,到被判死刑的詐騙犯,她到底做錯了啥?
“美女老板顧春芳跑路了,還欠了一屁股的債。”
2012年3月,常熟市當地論壇里突然涌現一大堆帖子,內容無一例外,都在爆料“常熟第一美女”顧春芳,說她騙了很多人的錢,無力償還,跑到國外了,她所擁有的“世界名品店”和美甲店也早已關門大吉。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驚雷,在常熟市掀起了軒然大波。
隨后,常熟市公安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印證了這則消息的準確性,并向社會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數字,4年的時間,顧春芳騙了17億。
一時間,輿論一片嘩然。那個氣質高雅,出手大方的顧春芳真的是個騙子嗎?4年17億,她是怎么做到的?
說起來,顧春芳的人生起點并不算低。
1972年,顧春芳出生于江蘇常熟碧溪鎮的一個小康家庭,她的父親是農業銀行碧溪辦事處的領導,母親是鎮上的婦女主任。
顧春芳不僅生得好,長得也好,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的焦點。更不要說,她還長了一張巧嘴,能說會道的,特別招人喜歡。
進入青春期后,顧春芳出落得越發美麗,那時候,她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美貌,心思全放在了穿衣打扮上。平常沒事兒的時候,她就喜歡拿個鏡子照來照去,哪怕上課時也是如此,每天滿腦子想的不是怎么搞好學習,而是穿什么衣服,梳什么發型。
可想而知,顧春芳的學習成績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說很差勁,以至于初中還沒上完,她就輟學回家了。
沒過多久,父母就托人給她找了份穩定的工作,在某國營鋼鐵廠當打字員,是個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可是顧春芳做了一段時間之后,就辭職不干了,她覺得太枯燥了,而且工資太低,根本無力維持她的花銷。
之后,她到了碧溪鎮供銷社,成了一名售貨員,負責化妝品銷售。在那個年代,化妝品尚未普及,只有一些家境很好的人才能買得起。顧春芳長得膚白貌美的,站在那兒就是一個活招牌,再加上能說會道,所以業績還不錯,經常還能拿個銷冠。
在工作的過程中,顧春芳結識了很多闊太太,她嘴很甜,太太們都很愿意和她聊天。在跟她們聊天的過程中,顧春芳了解了不少當下的時尚和潮流信息。
有一次,在和一個太太聊天時,那位太太看顧春芳長得漂亮,身材也好,就給她講了模特這個行業,還說道:“你這個長相,不當模特可惜了”,當時,顧春芳并未在意,只當是一句客套話。
可是回家后,“模特”這兩個字總是浮現在她的腦海里,顧春芳越想就越是心動。在她看來,當下那份賣化妝品的工作,雖然業績還不錯,但是提成并不高,賺的錢有限,尤其是跟光鮮亮麗的模特工作一對比,頓時就變得暗淡起來。于是,顧春芳體內的不安分因子再次蠢蠢欲動。
1995年,顧春芳聽說常熟市要舉辦一個模特培訓班,果斷辭職,報名參加了模特班。半路出家的她,業務并不熟練,但是憑著硬件條件好,一米七的身高,加上出眾的顏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祖師爺賞飯吃,沒用多長時間,顧春芳就在一眾模特中脫穎而出。
因為長相好、氣質佳,吸引了不少的廣告商,他們指名道姓要跟顧春芳合作。那段時間,顧春芳迎來了事業的高峰期,接廣告接到手軟,賺得盆滿缽滿,隨著曝光越來越多,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后來,常熟市要拍攝一個城市宣傳片,找到了顧春芳,雖然缺乏上鏡經驗,但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她還是硬著頭皮上了。沒想到,拍出來的效果意外地好。只見視頻中身著古裝的顧春芳,長相端莊大氣,身姿纖細挺拔,用手輕輕撥弄古琴,一陣悠揚的琴聲響起。這幅溫婉動人的景象與常熟這座江南古城相得益彰,令人回味無窮。
宣傳片播出后,有多家媒體對顧春芳進行了采訪報道,她的海報出現在常熟市的大街小巷,顧春芳一下子就成了名人,還被人稱作“常熟第一美女”。
可以說,這個宣傳片,成了顧春芳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那時的她,滿心以為前方等待她的是花團錦簇的生活。直到多年以后,她才看清,這花團錦簇的背后是荊棘遍地,甚至還有萬丈深淵。
成名后,顧春芳的世界一下子變得絢爛多彩起來,她經常會被邀請去參加一些商業活動,有機會接觸到了很多政商兩界的名人。也因此,她見識到了富人們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慢慢地,她的心底生出了一種渴望。
按照常規做法,顧春芳應該趁著大好年華,精心選擇一個有錢有勢的男人,然后與之結婚生子,從此過上富太太的安逸生活。可是顧春芳卻志不在此,她不想成為需要依附別人才能生存的莬絲花,她想自己成為有錢人。
于是顧春芳拿出積蓄,開了一家服裝店。本來她以為,憑著自己的名氣和人脈,賺錢會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但是沒想到,現實很快就打了臉。除了剛開業那陣兒生意還行,那時有很多大老板去給她捧場,還有很多市民慕名而來,想要親眼目睹常熟第一美女長什么樣子。隨著時間流逝,顧春芳的熱度降了下來,加上她又不懂得經營,生意開始一落千丈。
最后,創業以失敗告終,眼看積蓄也花得七七八八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顧春芳早已習慣了揮金如土的生活,依舊是花錢不眨眼。很快,她的資金就出現了問題。
顧春芳不想再像以前當模特時那樣,辛辛苦苦跑場掙錢,于是她想到了借點錢救急。一想到借錢,她就很忐忑,絞盡腦汁編了一個理由,甚至還想了很多對方可能會問的問題。
隨后,顧春芳找到一個以往相熟的人,跟對方說自己做生意資金周轉不開,向對方提出了借錢請求,還承諾了比較高的利息。沒想到,對方連問都不問就答應了,承諾可以借給她一百萬,甚至連欠條都不用她打。
拿到錢后,顧春芳開始投資新的生意,想要快點掙到錢把錢還給人家,可是越是心急,就越是出岔子。很快,借來的錢就花光了,不僅沒能錢生錢,反而窟窿越來越大。
這一次,顧春芳想都沒想,就決定再借點錢來。她又找到了一個人,拿著自己的那套說辭,順利借到一筆錢,然后拿出其中一部分把上次借的本金帶利息給還上了。
此后,顧春芳又故技重施了幾回,每次都能順利得逞,而且不僅絲毫沒有引起他人懷疑,甚至還因為還錢及時,加上利息高,落下了一個好口碑。
大家都以為她擅長投資,再加上她渾身珠光寶氣的,住豪宅,開豪車,舉手投足間一副不差錢的模樣,大家都以為她要么是很有背景,要么是很有實力,總之是個不簡單的女人。
一時間,有很多人來找她,讓她帶領大家一起發財。顧春芳沒想到,自己竟然誤打誤撞開啟了一條“生財捷徑”。
從此之后,顧春芳再也不想著靠辛苦做生意去掙錢了,而是走上了一條“以借還借”的道路。屢屢得手之后,顧春芳的胃口越來越大,借的金額也越來越大。每次借到錢之后,顧春芳就會拿出一些來給自己買奢侈品,以裝點門面,把自己包裝成一副成功女企業家的形象。
2008年,顧春芳跟朋友說,自己談了一筆大生意,在內蒙古投資煤炭,言語間透露自己很有門路,和當地的電廠和國企都有合作,為了讓人信服,她甚至還偽造了一份和當地電廠的合同。做足鋪墊之后,顧春芳輕車熟路地提出了借款請求,還承諾,如果愿意跟她一起做生意,將會收獲25%的利潤回報。
果不其然,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有人上鉤了。一位企業家當即向她投資500萬,并且很快就拿到了收益。這位企業家一見顧春芳這么有能力,還守信用,不由得內心大喜。在顧春芳的慫恿下,又追加了3000萬的投資。
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了這么大一筆錢。此后,顧春芳的膽子越來越大,她開始偽造各種文件還有私章,甚至還找來一些人,扮成高干子弟,和她一起演戲,騙取他人的信任。
甚至,為了讓戲演得更逼真一些,她用1000萬注冊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此后,她經常離開常熟,據說她在外地認識了幾個大老板,并且通過這些大老板又認識了不少北京的朋友,關系網越拉越大。
為了能夠更快更多地騙錢,顧春芳一度將借款的利息提到了30%。朋友們都以為跟著她可以一起賺大錢,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個公司其實就是一個空殼公司,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業務,只是顧春芳用來繼續招搖撞騙的工具而已。
也許是怕有一天游戲玩不下去,想要找個人兜底,期間顧春芳還曾找了一個富豪結婚。
結婚后沒多久,顧春芳就在常熟市中心的虞景文華廣場,開了一家叫做“世界名品”的服裝店,地段好,加上品味不錯,這次開店竟然經營得有聲有色,照此下去,她的人生也能慢慢走上正軌,甚至有朝一日還能把債還清,可是顧春芳的胃口早就被養刁了,服裝店來錢太慢,于是,她繼續游走在各種飯局和富豪中間。
因為顧春芳常常流連飯局,回家時一身酒氣,時間長了,丈夫對她的不滿日益增加,兩個人一言不合就會爆發激烈的爭吵。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段婚姻就走到了盡頭。
2010年,在一次飯局上,顧春芳跟一位姓顧的房地產老板說,自己認識省領導的女兒,可以走她的關系,以每噸低于市場價200元的價格拿到一批煤,到手之后,即使一噸煤只賺10塊錢,利潤也是相當可觀,至少能賺2000萬。
空口白話,自然令人難以信服,尤其是那些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的商人。眼見顧老板一副將信將疑的樣子,顧春芳拿出早已偽造好的文件,一份是自己控股的煤炭銷售公司的證明,另一份是她跟張家港沙洲電力公司的合同。白紙黑字的文件擺在面前,顧老板的疑慮一下子就打消了很多,再一聽說,還有高額的利息,立馬決定投資。
之后,顧老板拿出自己的全部存款,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最終籌了6500萬元,給到顧春芳。
4個月之后,顧春芳不僅把本金全還給了他,還附帶了1000多萬的利息。如此一來,這位顧老板對顧春芳的信任度大大增加,之后,又借了1個億給顧春芳,因為一下子拿不出這么多錢,他甚至還借了高利貸,然后就翹首以待更大的回報,只是這次再也沒能等到。
到了后來,顧春芳的窟窿越來越大,可是她已經把認識的大老板能給借了個遍,眼看就要山窮水盡了,然后,她就把手伸向了普通人的錢包,哪怕只能從對方身上借到幾十萬,甚至是幾萬,她都照單全收。
有一個叫做楊建的公務員,從朋友那兒聽說,顧春芳很會投資,就也想跟著她投資。等到見面一看,顧春芳穿衣打扮都很奢華,講起國內的經濟形勢來更是頭頭是道。在聊天時,顧春芳告訴楊建,房地產不景氣,與其投資房產,還不如跟著她一起投資煤炭,還把自己那根本就不存在的煤炭生意講得天花亂墜的。楊建聽完就把自己的60萬存款,以年息35%借給了顧春芳。
就這樣,短短幾年的時間,顧春芳就靠著編織的謊言以及高額的利息承諾,借來了17億元。這背后,有身家上億的大老板,還有月薪幾千的普通人,他們無一例外,都被顧春芳所承諾的高額利息所吸引,抱著僥幸的心理,等待著天上掉餡餅。
早已忘了,命運贈送的禮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其中,當然也不乏一些清醒的人,比如說常熟某集團老總郝偉。在2009年的時候,顧春芳就曾找到他,說自己跟一個北京的朋友在內蒙古搞煤炭生意,希望他能夠投資。在他人的擔保下,郝偉借給顧春芳了3000萬,年息10%-20%。
剛開始,兩人的合作還算比較順遂,每次到了還款日,顧春芳都會準時把本金連帶利息一分不少地打到他的賬戶上,慢慢地,他就對顧春芳放下了戒備,這一合作就是兩三年。
2011年,郝偉從別處得知,顧春芳竟然在以35%的超高年利率四處借款時,他感覺不妙,直覺告訴他,這里面一定有貓膩。為了保險起見,他趕緊把自己放在顧春芳那里的錢要回了一大半,這才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虧得血本無歸。
到了2012年,顧春芳她實在借不來錢了,自然也就無法如期歸還別人的本金和利息,她無力再去維持這場巨大的騙局。
那時候,每天都有人堵在她家門口討債,電話也快被打爆了。自知無力應對,顧春芳想到了跑路,買了一張機票,就逃到了新加坡。
大家找不到她,只好向常熟市經偵部門報案,接到報案后,公安部門立馬對這起案件進行了立案調查。他們發現,四年的時間里,顧春芳非法集資的金額竟然高達17億,截至事發時,仍有4億多仍未歸還。
因為跑得太匆忙,顧春芳沒來得及辦好相關的證件和手續,十多天后,護照到期,她不得不回國。但是,等待她的已是天羅地網。
顧春芳不敢回常熟,只得躲在上海一個廉價出租房里。為了能夠蒙混過關,她甚至還去做了整容手術,可也無濟于事。那時警方已將她的信息公之于眾,網絡上鋪天蓋地地都是她的通緝信息,想要藏身何其艱難。
到這一刻,顧春芳感覺自己的人生走到了絕路,再沒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絕望之下,她想到結束自己的生命。可等她剛舉起刀子,警方就破門而入,將她逮捕歸案。
2013年,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顧春芳案做出了判決,顧春芳以合同詐騙罪、抽逃出資罪、集資詐騙罪三罪并罰,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宣判后,顧春芳不服,以自己都是跟熟人借的錢,算不是上集資詐騙,且金額有誤為由,提出上訴,最終法院經過再次審理,駁回了她的上訴,維持一審原判。
從常熟第一美女,頭號名模,到被判死刑的詐騙犯,人生落差之大,實在是令人唏噓。
生活中,總有一些像顧春芳這樣的人,拿著一手好牌,到最后卻給打得稀巴爛。究其原因,都是不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知足是天然的財富,欲望是人為的貧窮。”
如果顧春芳懂得知足,相信她肯定也會擁有一個還不錯的人生。只是人生沒有如果,亦不能重來。所以,在欲望橫流的世界中,保持一顆清醒的心,就顯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