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域外國家在南海問題上沒發言權
“盡管中國從2013年起便態度鮮明地表示,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仲裁,但菲律賓及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仍然對中國橫加指責。”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狄伯杰教授熟知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他強調,中國一直在歷史和法律層面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中國確立形成了在南海航行、捕魚、行政管制等相關權利。從東漢的《異物志》到隨后三國、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眾多史料都顯示,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確立了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清朝《海國見聞錄》中的附圖《四??倛D》中,已明確標繪有南海四大群島的地名和位置。中國歷代政府也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實施管轄。1933年,當法國非法侵占南沙群島9座島嶼之時,中國堅定地捍衛自己對這一海域的主權,迫使法國方面不得不停止其侵占行為??谷諔馉幤陂g,日本曾非法強占南海諸島,但《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均責令日本“必須將所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1946年11月至12月,中國政府派員分赴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舉行儀式,重立主權碑,派兵駐守。隨后,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4個島嶼進行重新命名。新中國成立后,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的巡邏執法、資源開發和科學考察等活動也從未中斷過。
然而,20世紀70年代起,菲律賓先后以武力侵占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并提出非法領土要求。1999年,菲律賓一艘登陸艦以“擱淺”為借口在仁愛礁非法“坐灘”。菲律賓隨后試圖將這種侵占合法化,進而公開攫取這一地區海洋資源。
狄伯杰說,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軍隊以及多艘航母和軍艦、戰機,其目的是增強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這與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相吻合。美國不斷唆使其在該地區的盟國與中國展開對抗,可美國并非南海問題當事國,而且美國至今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域外國家在南海問題上沒有發言權。他認為,中國和菲律賓都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簽約國,以該宣言為基礎,當事雙方通過協商談判來解決爭議才是切實有效的。然而菲律賓單方面強行推動的所謂仲裁無疑將阻礙上述目標實現,而扮演美國的馬前卒只會令菲律賓自身利益受損。
(本報新德里7月2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