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民間團體同日開研討會 期待兩國人民成“一家人”
71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同時許多戰爭中的日本遺留孤兒被中國養父母所收養,自此他們有了中國、日本兩個家鄉。71年后,專家學者們用座談演講的方式,立足當下,探討中國養父母現狀、日本遺孤的身份認證以及侵華戰爭責任反思等問題。
據哈爾濱市日本遺孤養父母聯誼會秘書長石金楷介紹,2日,由哈爾濱市日本遺孤養父母聯誼會主辦的“中國養父母暨日本遺孤問題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辦。同時,日本民間團體組織日中友好之會在日本東京舉辦“中國殘留孤兒問題研討會”,兩個會場的參會人員通過電話進行現場互動。
72歲的日本戰后遺孤鈴木靜子曾在中國生活近半世紀,在研討會上她講述了自己在中國養父母身邊的幸福日子。她說:“雖然養父母有自己的子女,但他們視我為親生。當時周圍很多日本遺孤也同我一樣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
在哈爾濱,日夜思念日本養女的中國養母李淑蘭蹣跚而來,當她得知遠在日本的養女因生病無法參加東京的研討會后十分擔心,并專門為女兒錄下一段視頻,委托日中友好之會將視頻送給女兒,表達了對女兒的牽掛。這一舉動詮釋了這段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臺下的日本遺孤、專家們紛紛感動落淚。
在東京,日本遺孤中島幼八通過電話表示:“我期待通過自己的積極活動使日本政府真誠反省過去,促進中日關系發展,并期待彼此成為互相理解的‘一家人’,世世代代將友好傳統發揚下去。”
哈爾濱市日本遺孤養父母聯誼會名譽會長胡曉慧表示,中國媽媽以博大的胸懷,收養了日本侵略者撤退時遺棄在中國的兒童,成就了一段中日民間情誼的史話。中日兩國民間團體借此次研討會發展友好往來,表達對和平的珍重,和對歷史的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