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差要提高、成績好要更上層樓 家長緣何焦慮?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孩子學習差要提高、成績好要更上層樓 家長緣何焦慮?

焦慮,是公眾對教育有了更高期待

家長的焦慮,往往并不因孩子成績的好壞而改變。趙敏的孩子在天津市一所民辦中學念書,成績穩定在年級前10。即便如此,趙敏仍給孩子報了兩個輔導班。“孩子物理單科基礎較差,光靠在學校上課很難追上,必須在外面‘開小灶’。學校又沒辦法進行特別有針對性的教學,我只能自己想辦法。”趙敏說。

談到為何熱衷報班,趙敏認為:“每個孩子情況都不同,需求多樣,尖子生家長想著給孩子再拓展知識或者培養興趣,學習一般孩子的家長就得通過課外班給孩子提高成績。像我的孩子,整體成績在學校已經很優秀。但是未來和他競爭的是全市的學生,我在外給他報班,是讓他看到更優秀的人,不能停留在自己現有的水平。”

如今的家長,對教育有了更高的期待與要求,而大多數學校的教學,對此顯然力不從心。有專家指出,家長焦慮的深層次原因,仍然是優質教育資源的有限。隨著“就近入學”制度的越來越嚴格,以及推優、特長等比例的逐年下降,使得“學區房”成為了上好學校的唯一途徑,但高價的學區房又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于是,盡管推優、特長的名額越來越有限,還是使得不少家長逼著孩子“背水一戰”,在奧數、鋼琴、英語,以及各種競賽中謀求出路。

相關專家表示,以公眾目前對教育的需求,僅靠學校顯然遠遠無法滿足。但也不得不承認,很多學校在課堂教學、課后作業安排等方面效率較低,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和家長的焦慮。

石家莊一中教師呂學功認為,當前,很多學校的作業布置并不科學,還沒有做到分層次、有針對性、個性化地布置作業,難免存在“將已經掌握知識點的學生和尚未掌握知識點的學生混為一談,造成學生負擔的增加以及學習效果的不盡如人意。” 如何在保證整體教學質量基礎上減輕學生學業壓力、更有針對性地教和學,是學校需要思考和提升的地方。

北京石油學院附屬中學校長孫玉柱表示,“減負”工作需要和課程建設緊密結合,在課程設計、課堂教學、作業布置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創新,包括進行分級課程整合、特色課程體系建設,促進教學方式轉變,以此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焦慮,因攀比心理而無所適從

嘗試,是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課外班的心態寫照。石女士的兒子目前在北京市豐臺區讀小學四年級,從一年級開始,石女士便開始了盲目的嘗試:為孩子報了圍棋、畫畫、游泳、作文、武術等8門課,英語課一年一萬多元、武術課一年6500元、作文課一節200元……“我的兒子有一次以‘我的煩惱’為題寫作文,結果他寫‘我的煩惱就是我媽媽給我報了很多輔導班’,我看了真是五味雜陳。”石女士說。

到現在,石女士的孩子已放棄大部分課外班,只留下了作文和武術兩門。“給孩子報課外班,我覺得就像是社會保險之外的商業保險,買了之后心里能踏實點。大多數課外班都來自身邊家長的推薦,但現在發現,報得越多越不踏實,成了惡性循環。”

石女士的做法并不罕見。

“我也很想淡定,但是你去看看今天的學校,英語課堂上,一部分孩子還在從abc學起,一部分孩子已經可以大本大本地閱讀原版《哈利·波特》了,讓我怎么淡定?”

“我也不想攀比,可是,每每茶余飯后,媽媽們總會聊起給孩子報了什么課外班,當你聽到人家的孩子已經上了奧數、英語、美術、舞蹈、書法、鋼琴,而自己的孩子還什么技能都沒有,怎么可能不焦慮?”

攀比心理,是很多家長焦慮的來源。趙敏說,她周圍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以“別人家的孩子”為參照物,“這種攀比不僅體現在平時訓斥孩子上,連報課外班,都要參考別人家,而不是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

在北京一位中學校長看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尊重孩子意愿、讓孩子快樂成長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長并不是不懂,但卻架不住現實環境的帶動,只能在焦慮中做出上這個輔導班還是那個培訓班的茫然選擇。

焦慮,亦來自激烈的社會競爭

高露是濟南一所重點小學的班主任,經常與家長打交道的她覺得,只要有競爭,家長的焦慮就很難消除。“無論是將來的高考還是就業,不管采取怎樣的選拔形式,分數也好,綜合素質評價也罷,總要分出個三六九等,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家長怎能不焦慮?”

在她看來,很多家長對于負擔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競爭很正常,但他們只是不停地抱怨,卻很少思考如何讓自己孩子的課外時間過得更有效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洪明也認為,理性看待壓力與焦慮,是當前不少家長必須學會的一課。不存在沒有壓力的學習,單純減負是行不通的。

“比較而言,歐美等國家學生的壓力同樣不小,只是這些國家學生的學習壓力更多基于個人興趣和自愿。而我們國家,很多孩子的壓力和負擔來源于不喜歡和被迫。”洪明說:“家長更應該做的,是讓孩子明白壓力的積極意義,學會用積極的方式應對壓力。更要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提高效率。家長和孩子都要轉變學習觀念,把學習本身視為目的,盡量淡化功利的味道。”

如何才能有效緩解焦慮,在專家學者以及廣大教育實踐者看來,這需要教育系統、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配合,課程改革、教師培訓、家長教育、社會引導等各個環節,缺一不可。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1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電話:17051177829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黄三级三·级三级| 欧美人与动性行为网站免费|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欧美黑人又大又粗XXXXX|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2022韩国最新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多男同时插一个女人8p| 《调教办公室》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案件小说h阿龟h全文阅读|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 男人黄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人成|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男和女一起怼怼怼30分钟| 公交车上被弄进走不动|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777精品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