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梁欽卿)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記者6日獲悉,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重慶代表團5日向大會提交《關于推動重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建議》。
近三年來,重慶市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19年至2021年全市數字經濟增速均超過15%,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但全市數字經濟發展仍面臨著法律法規制度保障不足,關鍵領域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群體間數字鴻溝仍未有效彌合,數據資源價值潛力仍未充分釋放等問題。
對此,全團建議提出5條具體建議:
一是支持重慶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法治建設。建議從全國層面推動數字經濟、電信立法工作,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法律框架和治理體系;鼓勵地方開展數字經濟立法探索,支持重慶等地加快開展數字經濟立法調研工作;建立網絡安全和數據風險防范機制。
二是完善數字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建議在全國層面健全技術創新容錯機制,建立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倒逼、引領、替代、轉化”四張清單機制;在全國層面健全創新投入與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稅收、財政扶持等政策引導作用;按照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創新特點,分別建立導向明確、激勵約束并重的分類評價標準和開放評價方法,加大中試基地建設。
三是促進區域數字經濟協同發展。建議出臺數字產業梯度轉移政策,通過產業鏈布局、重大項目調度,推動中西部地區數字產業集聚發展;支持東中西部地區企業共建產業聯盟,打破行政壁壘與區域分割,支持企業開展跨行政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并購重組相互參股,對入駐西部的數字經濟企業疊加享受西部大開發與高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重慶建設國家先進感知產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支持西部優勢高校院所和企業牽頭建設數字經濟技術及產業創新平臺。
四是充分釋放數據資源價值。建議國家層面加快研究建立統一的數據交易管理制度,支持重慶等地方參與制度建設研究和改革試點,支持重慶深入建設西部數據交易中心;加快推動數據開放、數據安全、數據治理、行業應用、質量評級等標準建設,鼓勵相關標準規范試點示范和應用推廣,支持基礎較好的省市參與大數據領域國際規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
五是支持重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建議將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作為專項債的支持重點,支持重慶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專項設立,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建設上對電力供應、能耗指標上給予適當傾斜;支持重慶建設“千兆城市”,支持重慶工業園區開展“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積極參與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