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王慧珍是太原生態工程學院教師、民盟太原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民盟太原市生態工程學校支部委員會盟員。
2019年,從事果樹栽培教學工作30多年的王慧珍,召集了同樣從事果樹栽培教學的兩位民盟盟員教師曲俊民、張樹英和太原市維盛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新冬、清徐縣盛茂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秀發,成立“王慧珍果樹工作室”。
王慧珍正在和果農交流。 馬驍 攝工作室主要開展農業課題研究,向農民群眾提供果樹技術推廣和相關服務,培養優秀果樹技術人才等業務。
為了幫助果農解決實際生產難題和困惑,工作室建立了草莓“雙減”健康栽培基地、設施早熟葡萄高效栽培基地和稀特果樹栽培基地,開展了果樹新品種引種、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方面的試驗研究。
工作室針對溫室草莓效益可觀,但投入高、風險大的情況,王慧珍和她的團隊從生產苗培育、到溫室土壤處理、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綠色防控都親力親為,做了詳細的生產試驗,總結出一套草莓“雙減”健康栽培技術,使得太原市晉源區草莓采摘園區的草莓品質和效益得到了提升。
針對設施早熟葡萄栽培技術復雜,在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和溫光水氣熱調控方面稍有偏差,都有可能一年血本無歸的情況,工作室和農戶合作進行了設施早熟葡萄栽培技術研究,根據葡萄不同物候期特點和氣候環境變化,實施管理措施,并詳細觀察記錄其表現,終于總結出一套《設施早熟葡萄栽培技術規范》,通過了專家評審。目前已經逐步在太原市清徐縣葡萄產區推廣。
隨時查看微信,回答果農問題,已經成為王慧珍果樹工作室老師們的常態。目前,工作室老師們線上服務著“葡萄一家人”“王慧珍果樹工作室技術交流群”“太原周邊農業技術交流群”3個微信群,共計478人,僅“葡萄一家人”微信群就擁有249名葡農,529.8畝葡果,單獨聯系服務的微信好友30多人。
王慧珍介紹,“果農們多數在群里咨詢,共性的問題解答一次,群友們都知道了,而個別聯系的,那就個別輔導。”
每到果樹生長發育的關鍵物候期,王慧珍工作室成員都會分頭選擇一些重點園區和重點問題進行現場輔導,一邊操作示范,一邊用專業的理論給果農講道理,讓他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導他們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及時解決自己果園的實際問題。
兩年多來,工作室成員們的足跡遍布太原市陽曲、古交、婁煩、晉源、清徐5個縣區的20多個果園。針對果農關心的果樹新種類和品種、新的栽培模式及果樹生產基礎知識,王慧珍帶領工作室成員深入農業合作社等處為果農開展集中培訓,向果農推廣先進栽培技術,講解果樹病蟲害、生理疾病的防治,確保果農增產增收。
兩年多來,王慧珍和她的工作室成員們,始終耐心傾聽果農心聲,匠心研究果樹技術,主動幫助果農解決生產問題,為果農服務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正在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為科技興農、鄉村振興奉獻民盟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