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劉音含為市民辦理業務 吉林市公安局供圖“00后”女警劉音含是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站前派出所的一名材料內勤。作為一名新入職的民警,她在上崗前接受了戶政培訓。將轄區內居民辦理的材料入檔,是她每日的工作之一。
“有居民也來所里辦駕駛證更換,這樣更加方便。”這是劉音含最近辦理比較多的業務。
在“交巡所”改革中,派出所戶籍窗口全部變為綜合服務窗口,依法依規授權辦理2類22項交通處罰和車駕管服務業務。此前,市民繳納交通違法罰款需前往交管部門,如今200元及以下的罰單,可就近去派出所辦理。
吉林市公安局戶政管理支隊副支隊長陳巨東介紹,通過改革,110、122專線并行,集中受理報警、求助,點對點調度交巡警中隊和派出所街面執勤巡邏車輛,實行“一警雙派”,就近無差別派警,實現了“1、3、5分鐘”快速反應要求。
在豐滿公安分局紅旗派出所,全所28名民警都在改革中重新分配了工作任務。“把警力投到路面,最大限度消除了治安巡邏和交通秩序管控盲區。”所長李晨曦說,現在轄區“處處是警、時時見警”。
紅旗派出所轄區是城鄉接合部,這一改革提升了工作效率。“原來在鄉道、村道發生交通事故,派出所民警‘無能為力’,需要等交警到場。如今派出所有了交管職能,可就近第一時間處理。”
吉林市公安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由于效率提升,截至目前當地共處理簡易交通事故1160起,排查“四無”車輛及無證駕駛人信息9萬多條。鄉村的交通管理狀況得到極大改善。此外,當地優化辦理戶籍、交通等服務事項達54.8萬次,對市民的服務提升非常明顯。
馮詩雯是高新派出所的一名材料內勤,2021年入警的她,經歷了此次“交巡所”改革。“效率優先,對市民的服務優先。”在她看來,此次改革讓民警的職能更加精細化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