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小樣”也被稱為試用裝,是美妝新品推廣、優惠促銷的常見工具。由于價格比正裝便宜,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然而,記者探訪發現,原本作為試用裝、非賣品存在的小樣,來源復雜,仍處于灰色地帶,問題并不少。
記者隨機打開一家網購平臺,輸入“小樣”后,頁面出現了很多不同品牌的化妝品小樣,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爽膚水、精華液、面霜等應有盡有,單個品類的價格基本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有的商家一個月的銷量過萬單。
“相對來說比大包裝要更實惠,像阿瑪尼的正裝粉底,藍標那款是五六百,但是小樣的話應該就幾十塊錢或者是百元不等。”有消費者說。
95后消費者小陳告訴記者,她經常選購小樣,“想用大牌,但是正裝價格太貴,不知道買回來是不是適合自己,就先來買小樣試用一下。”也就是花較少的錢,享受同款大牌產品的使用體驗。
不過,也有消費者表示“看不上”這些小樣。白領何女士就表示,自己更愿意購買正裝產品,因為化妝品小樣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來路不明、假貨泛濫等。
市民劉女士之前在網上購買了一份歐萊雅面霜的小樣,本來想著用著好再買正裝,可是這次試用讓她后悔不已。“買回來用的時候就覺得皮膚有點不舒服,特別的癢,可能是買到假貨了,那以后就不敢在網上買這種小樣了。”劉女士說。
市消協工作人員提示,選購小樣商品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尤其對于大牌的“低價小樣”更是要擦亮眼睛,通過正規渠道獲取,避免出現售后問題時影響自己的權益。
本報記者 張兆燁